时间: 2025-04-25 14:53: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14:53:44
光焦度(Optical Power)是一个物理学术语,指的是透镜或反射镜将光束聚焦或发散的能力,通常用单位“屈光度”(Diopter,符号为D)来表示。光焦度的数值等于透镜焦距(以米为单位)的倒数。正值表示透镜具有汇聚光线的能力(凸透镜),而负值表示透镜具有发散光线的能力(凹透镜)。
光焦度一词源自拉丁语“focus”(焦点)和希腊语“power”(力量)。在光学领域,这一概念自17世纪以来就已经存在,随着光学技术的发展,其定义和应用也逐渐精确和广泛。
在现代社会,光焦度的概念与眼镜、相机镜头等日常用品紧密相关,影响着人们的视觉体验和生活质量。
光焦度作为一个专业术语,可能不会直接引起强烈的情感反应,但它与清晰的视觉和精确的成像相关联,可能会让人联想到清晰、精确和专业。
在日常生活中,光焦度的概念可能体现在选择眼镜或相机镜头时,需要考虑个人的视觉需求和偏好。
在诗歌中,可以将光焦度比喻为心灵的聚焦能力:
我的心如同一面透镜, 光焦度调整着情感的清晰。 在爱的光芒中,我聚焦你的身影, 每一刻都如此鲜明,如此真实。
光焦度的概念可能让人联想到清晰的图像和聚焦的声音,例如,一个高光焦度的镜头能够捕捉到细微的细节,而一个聚焦的麦克风能够捕捉到清晰的声音。
在不同语言中,光焦度的概念通常都有对应的词汇,例如在英语中是“Optical Power”,在德语中是“Brechkraft”。尽管词汇不同,但概念和应用是相似的。
光焦度作为一个物理学术语,虽然在日常对话中不常见,但在专业领域和日常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了解光焦度的概念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光学设备的工作原理,并在选择相关产品时做出更明智的决策。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掌握这样的专业术语可以增强沟通的准确性和专业性。
1.
【光】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火,在人上”。本义:光芒,光亮)。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光,明也。 、 《释名·释天》-光,晃也,晃晃然也。亦言广也,所照广远也。 、 《楚辞·九歌·云中君》-与日月兮齐光。 、 《淮南子·俶真》-能游冥冥者与日月同光。 、 《淮南子·本经》-日月淑清而扬光。 、 《易·观》-国之光。 、 《诗·小雅·庭燎》-夜未央,庭燎之光。 、 《史记·屈原列传》-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 《左传·庄公二十二年》-光远而自他有耀者也。 、 《国语·晋语》-光明之耀也。 、 《孟子》-容光必照焉。 、 晋·陶渊明《桃花源记》-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 清·邵长蘅《阎典史传》-有红光一缕起土桥,直射城西。
【组词】
阳光;灯光;反光、 色光、 晨光、 曙光、 光晃
2.
【焦】
(会意。金文字形,上面是“隹”(zhuī),短尾鸟,下面是“火”。把鸟放在火上烤。本义:物经火烧而变黄或成炭)。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焦,火所伤也。 、 《玉篇》-焦,火烧黑也。 、 《礼记·内则》-濡灸之举焦。 、 《素问》-凡气因火变则为焦。
【组词】
焦盆、 焦鎚、 焦尾、 焦霹雳
3.
【度】
估计,推测。
【引证】
《史记·项羽本纪》-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 《诗·小雅·巧言》-他人有心,予忖度之。
【组词】
忖度、 测度;度空儿
衡量。
【引证】
《礼记·王制》。释文:“量也。”-度地居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