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16:02:1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6:02:17
光环(Halo)一词的字面意思是指环绕在神圣或超自然实体头部周围的圆形或环形的光芒,通常象征着神圣、纯洁或超凡脱俗的特质。在现代用法中,光环可以比喻性地指代某人或某物的正面形象或声誉,即使在没有直接证据支持的情况下,这种正面形象也会影响人们对他们的看法。
光环一词源自拉丁语“halōs”,意为“农作物圈”,后来在**艺术中被用来指代环绕在圣人头部的光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的含义扩展到了比喻性的用法,用来形容任何正面的、引人注目的特质或形象。
在**艺术和神话中,光环是神圣和超自然存在的标志。在现代社会,光环效应在媒体和公众形象塑造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一个人的正面特质或成就可能会掩盖其缺点,从而影响公众对其的整体评价。
光环这个词往往带有一种积极、神圣和令人敬畏的情感反应。它让人联想到光明、纯洁和超凡脱俗的特质,同时也可能引发对权威和领导力的尊重。
在个人生活中,光环可能体现在某人的领导能力、专业成就或个人魅力上。例如,一个团队领导可能因其卓越的决策能力和正面影响力而被团队成员视为带有光环的人物。
在诗歌中,光环可以用来形容自然界的美景或人物的非凡气质:
晨曦洒落,山巅的光环如梦似幻, 她的笑容,宛若星辰,照亮了夜的深渊。
光环这个词可以让人联想到绘画中的圣人形象,或是自然界中的光环现象,如日晕。在听觉上,光环可能让人联想到庄严的音乐或史诗般的背景音乐。
在不同文化中,光环的概念有所不同。在西方文化中,光环常与和神圣联系在一起;而在东方文化中,类似的象征可能与道教或中的神圣形象相关。
光环这个词在语言中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和实际应用。它不仅在**和艺术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也在日常语言和专业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了解和掌握光环的多种含义和用法,对于提升语言表达的丰富性和深度具有重要意义。
1.
【光】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火,在人上”。本义:光芒,光亮)。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光,明也。 、 《释名·释天》-光,晃也,晃晃然也。亦言广也,所照广远也。 、 《楚辞·九歌·云中君》-与日月兮齐光。 、 《淮南子·俶真》-能游冥冥者与日月同光。 、 《淮南子·本经》-日月淑清而扬光。 、 《易·观》-国之光。 、 《诗·小雅·庭燎》-夜未央,庭燎之光。 、 《史记·屈原列传》-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 《左传·庄公二十二年》-光远而自他有耀者也。 、 《国语·晋语》-光明之耀也。 、 《孟子》-容光必照焉。 、 晋·陶渊明《桃花源记》-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 清·邵长蘅《阎典史传》-有红光一缕起土桥,直射城西。
【组词】
阳光;灯光;反光、 色光、 晨光、 曙光、 光晃
2.
【环】
(形声。从玉,瞏huán声。本义:圆形而中间有孔的玉器)。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环,璧也。 、 《尔雅·释器》。李注:“其孔及边肉大小适等。”-肉好若一谓之不。 、 《礼记·经解》-行步则有环珮之声。 、 《礼记·玉藻》-孔子佩象环五寸。 、 唐·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闻水声,如鸣佩环。 、 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腰白玉之环。
【组词】
环佩、 环玦、 环琨、 环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