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3:23: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3:23:56
“以佚待劳”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利用休息或闲置的状态来等待对方的疲劳。基本含义是指在对抗或竞争中,采取守势,保持精力,等待对方疲惫时再采取行动,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以佚待劳”出自《孙子兵法》,原文为“以逸待劳”,后来逐渐演变为“以佚待劳”,两者意思相同,都是指利用休息状态等待对方疲劳。
在**传统文化中,这个成语体现了道家和兵家的智慧,强调在对抗中保持冷静和耐心,等待最佳时机。
这个成语给人以稳重、智慧的联想,让人想到在复杂情况下保持冷静和策略性的思考。
在工作中,我曾遇到过一个项目,我们团队采取了“以佚待劳”的策略,最终在对手疲惫时一举成功。
在诗歌中,可以将“以佚待劳”融入,如:“静水深流,以佚待劳,时机一到,波澜壮阔。”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有“wait for the right moment”或“bide one's time”,虽然不如“以佚待劳”那样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但也表达了类似的策略性等待。
“以佚待劳”是一个充满智慧的成语,它教会我们在面对挑战时保持冷静和耐心,等待最佳时机。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个成语可以提升我们的策略思维和表达能力。
以近待远,以佚待劳,以饱待饥,此治力者也。
1.
【以】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金文字形,象人。本义:用)。
同本义。有一部分现已弱化成了介词。
【引证】
《说文》-以,用也。 、 《小尔雅》-以,用也。 、 《左传·僖公二十六年》-凡师能左右之曰以。 、 《左传·定公十年》-封疆社稷是以。 、 蔡元培《图画》-纯以形式。 、 《论语》-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组词】
以手代足、 以疏间亲、 以耳为目、 以指测河
2.
【佚】
(形声。从人,失声。本义:隐逸的人)。
同本义。
【引证】
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佚民者,独乐其身之民也。
【组词】
佚老、 佚民
3. 【待】 [口语]暂时停留,逗留,迟延 [口语]无目的地消磨时间或在某处逗留
4.
【劳】
(会意。小篆字形,上面是焱(yàn),即“焰”的本字,表示灯火通明;中间是“冖”字,表示房屋;下面是“力”,表示用力。夜间劳作。本义:努力劳动;使受辛苦)。
同本义。
【引证】
《庄子》-是犹推舟于陆地,劳而无功。 、 《孟子·滕文公上》-或劳心,或劳力;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组词】
劳心焦思、 劳民、 劳民动众、 劳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