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22:29: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22:29:38
词汇“口碎”在中文中并不是一个常见的词汇,经过查询和分析,似乎没有确切的定义和广泛的使用记录。因此,我将从这个词汇最契合的角度进行分析,即从字面意思和可能的语境出发。
“口碎”字面意思可能是指说话琐碎、啰嗦或者言语不连贯。然而,这个词汇并不常见,可能是一个方言词汇或者是某个特定社群中的俚语。
由于“口碎”不是一个标准词汇,它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可能非常有限。如果存在,它可能出现在某些方言中,或者在特定的文学作品、口语交流中作为描述某人说话方式的词汇。
由于“口碎”不是一个标准词汇,以下例句是假设性的:
由于“口碎”不是一个标准词汇,其词源和演变难以考证。可能是某个地区或社群中形成的词汇,随着时间的推移并未被广泛接受或记录。
如果“口碎”存在于某个特定的文化或社会背景中,它可能反映了该文化对于言语表达的一种评价标准,即认为说话应该简洁明了,避免不必要的啰嗦。
对于“口碎”这个词汇,可能会引起人们对冗长、无重点对话的负面情感反应,如厌烦或不耐烦。
由于“口碎”不是一个常见词汇,个人应用的例子可能非常有限。如果有人在特定情境下使用这个词汇,可能是为了描述某人的说话习惯。
在创作中,可以将“口碎”作为一个特色词汇,用以描绘一个角色说话的特点,增加文本的生动性和个性化。
由于“口碎”涉及言语,可能会联想到一个人喋喋不休的画面,或者是连续不断的说话声音。
由于“口碎”不是一个常见词汇,跨文化比较可能不适用。
“口碎”这个词汇的分析表明,它可能是一个非常地方性或特定社群中的词汇,因此在标准汉语中并不常见。对于语言学习者来说,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更好地理解语言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但在日常交流中可能并不实用。
1.
【口】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人的口形。本义:口腔器官,嘴)。
同本义。人类用来发声和进食的器官。
【引证】
《说文》-口,人所以言食也。 、 《国语·晋语》-且夫口三五之门也。 、 《春秋·元命苞》-口之为言达也。 、 《鬼谷子·捭阖》-口者心之门户。 、 《左传·定公四年》-勺饮不入口七日。 、 《后汉书·张衡传》-下有蟾蜍,张口承之。 、 白居易《卖炭翁》-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组词】
口腹、 口分、 口滑、 口辅、 口眼弗闭、 口里摆菜碟儿
2.
【碎】
(形声。从石,卒声。“石”是汉字部首之一,从“石”的字与石头有关。本义:破碎)。
同本义。
【引证】
《广韵》-碎,细破也。 、 《庄子·人间世》-拊之不时,则缺衔毁首碎胸。 、 《荀子·法行》-毂已破碎。 、 《列子·黄帝?-不敢以全物予之,为其碎之之怒也。 、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大王必欲急臣,臣头今与璧俱碎于柱矣。
【组词】
碎首、 碎折、 碎扯百裂、 碎身粉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