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0:05: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0:05:28
“事半功百”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做一件事情的效果相当于做了一百件事情。基本含义是指做事效率极高,成果显著,能够以较小的努力获得极大的成效。
“事半功百”这个成语源自**古代的智慧和哲学,强调效率和成果的倍增。在历史演变中,它被广泛应用于各种语境,成为表达高效和成果显著的常用词汇。
在**文化中,这个成语体现了对效率和智慧的推崇,鼓励人们在生活和工作中追求高效和成果。
这个成语给人以积极、高效的情感反应,联想到聪明、策略和成功。它鼓励人们在面对挑战时寻找更有效的方法。
在工作中,我曾遇到一个项目,通过采用新的工作方法,我们实现了事半功百的效果,这让我深刻体会到高效工作的重要性。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智慧如星辰,事半功百显,夜空下,光芒万丈。”
想象一幅画面:一个智者在星空下策划,他的计划如同星辰般璀璨,事半功百的效果如同星光般照亮夜空。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kill two birds with one stone”,虽然意思相近,但文化背景和表达方式有所不同。
“事半功百”这个成语在我语言学和表达中具有重要性,它不仅丰富了我的词汇量,还启发我在生活和工作中追求高效和成果。通过深入学和分析,我对这个成语的理解更加深刻,也更能灵活运用。
1.
【事】
(形声。从史,之省声。史,掌管文书记录。甲骨文中与“吏”同字。本义:官职)。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事,职也。 、 《韩非子·五蠹》-无功而受事,无爵而显荣。
【组词】
事宦
2.
【半】
(会意。从八,从牛。“八”是分解的意思;牛大,易于分割,所以取“牛”会意。本义:一半,二分之一)。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半,物中分也。 、 《汉书·高帝纪上》-今汉有天下太半。 、 《汉书·项籍传》-士卒食半。 、 诸葛亮《出师表》-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 唐·白居易《卖炭翁》-半匹红绡一丈绫。 、 《聊斋志异·狼三则》-身已半入,只露尻尾。
【组词】
太半、 半日;半工;半升
3.
【功】
(会意。从力,工声。“工”亦兼表字义,表示用力从事工作。本义:功绩,功业;功劳)。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功,以劳定国也。 、 《周礼·司勋》-国功曰功。 、 《史记·项羽本纪》-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 、 《荀子·劝学》-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 《战国策·赵策》-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而挟重器多也。
【组词】
功誉、 功行、 功化、 功成名就
4.
【百】
(会意。从一,从白。“白”假借为“百”。本义:数词)。
十个十。一百,100。
【引证】
《说文》-百,十十也。 、 《淮南子·时则》-律中百钟。 、 《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
【组词】
百辆之迎、 百日、 百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