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16:14: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6:14:56
“王城”一词的字面意思是指古代君王的都城,即国王或**居住和统治的中心城市。它通常象征着权力、权威和政治中心。
在文学中,“王城”常常被用来描绘宏伟、庄严的场景,如《红楼梦》中的“大观园”,虽然不是王城,但其宏伟程度可与王城相媲美。在口语中,人们可能会用“王城”来形容某个地方的重要性或历史地位。在专业领域,如历史学或考古学,“王城”可能特指某个具体的历史遗址或古代都城。
同义词“都城”和“京城”强调的是政治中心的概念,而“皇城”则更侧重于皇家的居住地。反义词“边城”指的是边疆城市,与“王城”的中心地位形成对比。
“王城”一词源于古代汉语,随着历史的发展,其含义逐渐固定为指代君王的都城。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王城的规模和建筑风格也有所不同,反映了不同朝代的文化和建筑技术。
在**文化中,“王城”常常与权力、荣耀和历史紧密相连。它不仅是政治中心,也是文化传播和艺术创作的中心。王城的存在往往象征着一个朝代的兴衰。
“王城”一词往往带有一种庄严、宏伟的情感色彩。它让人联想到古代的宫殿、城墙和广场,以及那些历史上的重大**和英雄人物。
在参观北京故宫时,我深刻感受到了“王城”的宏伟和历史的厚重。每一块砖、每一片瓦都似乎在诉说着过去的故事。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王城”:
王城的钟声,回荡在古老的街巷,
每一声,都是历史的低语,
每一声,都是时光的回响。
想象一座王城,你会看到高大的城墙、宏伟的宫殿和繁忙的市集。听觉上,可能会有钟声、市集的喧嚣和士兵的脚步声。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Royal City”或“Imperial City”,如伦敦或巴黎,虽然它们不是古代王城,但同样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
“王城”一词不仅是一个地理概念,更是一个文化和历史的象征。它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和描绘历史场景,增强了我的文化素养和历史意识。
1.
【王】
统治、领有一国或一地。
【引证】
《诗·大雅》-王此大邦,克顺克比。 、 《史记·项羽本纪》-欲王关中。 、 、 《史记·留侯世家》-沛公为汉王,王巴、蜀。
作皇帝,称王。
【引证】
《孟子·梁惠王上》-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 《孟子·公孙丑上》-行仁政而王,莫之能御也。 、 《商君书》-周不法商,夏不法虞,三代异势,而皆可以王。
2.
【城】
(会意。从土,从成,成亦声。本义:城墙)。
同本义 。都邑四周用作防御的高墙。一般分两重,里面的叫城,外面的叫郭,城字单用时,多包含城与郭。城郭对举时,只指城。
【引证】
《说文》-城,所以盛民也。 、 《礼记·礼运》-城郭沟池以为固。 、 《史记·田单列传》-使老弱女子乘城。 、 《公羊传·定公十二年》。注:“天子周城,诸侯轩城。”-百雉而城。 、 《谷梁传·隐公七年》-城为保民为之也。 、 《墨子·七患》-城者,可以自守也。 、 唐·李白《送友人》-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组词】
城内;城外;万里长城;城守、 城曲、 城铺、 城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