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01:47: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01:47:43
日昃不食 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太阳偏西了还不吃饭”。这个成语用来形容人勤奋工作或学*,以至于忘记了吃饭的时间。它强调了一种忘我工作的精神状态。
在文学作品中,日昃不食 常用来描绘那些为了追求理想或完成任务而不顾一切的人物形象。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形容某人非常专注于某件事,以至于忽略了基本的生理需求。在专业领域,如教育或科研,这个成语可以用来赞扬那些为了学术或研究而废寝忘食的人。
同义词:废寝忘食、夜以继日、孜孜不倦 反义词:游手好闲、无所事事、懒散度日
日昃不食 这个成语出自《左传·宣公十五年》:“日昃之离,不鼓缶而歌,则疾视其长上之死而莫之哀也。”原意是指太阳偏西时,人们应该敲鼓唱歌庆祝,但这里用来形容人过于专注于某事而忘记了正常的作息。
在传统文化中,勤奋和专注被视为美德。日昃不食** 这个成语体现了这种文化价值观,鼓励人们为了更高的目标而努力工作,甚至牺牲个人的舒适和休息。
这个成语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情感反应,联想到那些为了梦想和目标不懈努力的人。它激励人们要有追求,不怕困难,坚持到底。
在学生时代,我曾为了准备重要的考试而日昃不食,那种专注和努力的感觉至今难忘。这个成语让我意识到,有时候为了达到目标,我们需要付出额外的努力和牺牲。
在诗歌中,可以将 日昃不食 融入描述勤奋学子的场景:
晨曦初露,学子已起,
书卷翻飞,知识汲汲。
日昃不食,志在千里,
笔耕不辍,梦想不息。
想象一个图书馆的场景,阳光透过窗户斜射进来,书架旁的学生专注地阅读,忘记了时间的流逝。这种场景可以通过视觉艺术作品来表达,而背景音乐可以选择轻柔的钢琴曲,营造出一种宁静而专注的氛围。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 "burning the midnight oil",意思是熬夜工作或学*。这个短语也强调了为了完成任务而牺牲休息时间的情况,与 日昃不食 有相似的含义。
日昃不食 这个成语不仅是一个描述勤奋工作的词汇,它还承载了*传统文化中对勤奋和专注的推崇。在学语言和表达时,理解和运用这样的成语可以丰富我们的词汇量,提升表达的深度和广度。通过这个成语,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对于工作和学*的态度和价值观。
1.
【日】
(象形。甲骨文和小篆字形。象太阳形。轮廓象太阳的圆形,一横或一点表示太阳的光。本义:太阳)。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日,太阳之精也。从囗一,象形。 、 《易·说卦》-离为日,为火。 、 《周礼·大司徒》-以土圭之法,正日景求地中。 、 《孟子》-天无二日,太阳也。 、 《列子·汤问》-日初出,大如车盖。
【组词】
日冠、 日昃、 日旸儿、 日月交食、 日头搁山、 日头趖西、 日居月诸
2.
【昃】
(形声。从日,仄(zè)声。本义:太阳西斜)。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昃,日在西方时侧也。 、 《易·离》-日昃之离,何可久也。 、 《书·无逸》-日中昃。 、 《公羊传·定公十五年》。注:“昃,日西也。”-日下昃。
3.
【不】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引证】
《韩非子·喻老》-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 《战国策·赵策》-老妇不闻也。 、 唐·杜甫《兵车行》-被驱不异犬与鸡。 、 明·魏禧《大铁椎传》-后遂不复至。
【组词】
不会、 不大、 不一定、 不古、 不勾、 不才、 不才之事
4. 【食】 ——用于人名的字。如汉代的郦食其、审食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