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9:24:3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9:24:31
“日昃旰食”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太阳已经偏西,天色已晚,才去吃饭。这个成语用来形容人勤奋工作,到了很晚才顾得上吃饭,通常用来赞扬那些为了工作或事业而废寝忘食的人。
在文学作品中,“日昃旰食”常用来描绘那些勤奋不懈、孜孜不倦的人物形象,如古代的学者、官员或现代的企业家、科研人员等。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能不太常用,但在正式的演讲或文章中,它仍然是一个表达敬意和赞扬的好词。
同义词:废寝忘食、夜以继日、孜孜不倦 反义词:游手好闲、无所事事、懒散度日
“日昃旰食”出自《左传·宣公十五年》:“日昃之离,不鼓缶而歌,则大耋之嗟,凶。”这里的“日昃”指的是太阳偏西,“旰食”则是指晚食。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逐渐被用来形容勤奋工作的人。
在**传统文化中,勤奋是一种美德,尤其是在儒家文化中,勤奋被视为实现个人和社会目标的重要途径。因此,“日昃旰食”这样的成语在鼓励人们努力工作、不懈追求目标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这个成语给人以勤奋、坚持和奉献的正面情感反应。它让人联想到那些为了理想和目标不懈努力的人们,激励人们在自己的生活和工作中也要有这样的精神。
在我的职业生涯中,我曾经遇到过一位同事,他为了完成一个紧急项目,连续几天都是日昃旰食,最终我们团队按时交付了项目,他的努力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和赞赏。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日昃旰食志不移,星光作伴夜无眠。”这样的诗句表达了即使在夜晚也要坚持不懈地追求目标的决心。
想象一下,一个办公室里,灯光依然明亮,电脑屏幕前的人影忙碌着,外面的天色已经暗淡,这样的场景就是“日昃旰食”的视觉联想。而听觉上,可能是键盘的敲击声、电话的铃声,以及偶尔的讨论声,这些声音共同构成了这个成语的听觉联想。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burning the midnight oil”,意指熬夜工作,虽然不完全等同于“日昃旰食”,但也有相似的勤奋工作的含义。
“日昃旰食”这个成语不仅是对勤奋工作的一种赞美,也是对坚持和奉献精神的一种肯定。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和运用这样的成语,可以丰富我们的词汇量,提升语言的表达能力,同时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传统文化中的价值观。
1.
【日】
(象形。甲骨文和小篆字形。象太阳形。轮廓象太阳的圆形,一横或一点表示太阳的光。本义:太阳)。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日,太阳之精也。从囗一,象形。 、 《易·说卦》-离为日,为火。 、 《周礼·大司徒》-以土圭之法,正日景求地中。 、 《孟子》-天无二日,太阳也。 、 《列子·汤问》-日初出,大如车盖。
【组词】
日冠、 日昃、 日旸儿、 日月交食、 日头搁山、 日头趖西、 日居月诸
2.
【昃】
(形声。从日,仄(zè)声。本义:太阳西斜)。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昃,日在西方时侧也。 、 《易·离》-日昃之离,何可久也。 、 《书·无逸》-日中昃。 、 《公羊传·定公十五年》。注:“昃,日西也。”-日下昃。
3.
【旰】
(形声。从日,干声。本义:天晚)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旰,晚也。 、 《左传·昭公十二年》-日旰君勤。 、 《左传·襄公十四年》-日旰不召,而射鸿于囿。 、 《白氏长庆集·杭州刺史谢上表》-当陛下旰食宵衣之日,是微臣输肝写胆之时。
【组词】
旰食
4. 【食】 ——用于人名的字。如汉代的郦食其、审食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