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04:57: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04:57:14
“日日”这个词汇在中文里通常指的是每一天,即连续的每一天。它强调时间的连续性和重复性。
在文学中,“日日”常用来表达时间的流逝和生活的重复,如“日日思君不见君”(每天都在思念你,却见不到你)。在口语中,它可以简单地指代每天的*惯或例行公事,例如“我日日都去跑步”(我每天都去跑步)。在专业领域,如气象学,可能会用到“日日记录”来指代每天的气象数据记录。
同义词中,“每天”和“日日”意思相近,但“每天”更口语化,而“日日”带有一定的文学色彩。反义词则表示不经常或不规律的行为。
“日日”由两个相同的“日”字组成,这种重复结构在中文中常见,用以强调连续性和重复性。在古代汉语中,“日日”就已经存在,且用法与现代汉语相似。
在**文化中,“日日”常与勤奋、坚持不懈的美德相联系。例如,“日日新,又日新”鼓励人们每天都有新的进步。
“日日”这个词给人一种稳定和持续的感觉,同时也可能带来单调或厌倦的情感反应,特别是当它用来描述重复无变化的生活时。
在日常生活中,我可能会用“日日”来描述我的学或工作惯,例如“我日日都会复*英语”。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日日”来表达时间的流逝和对某人的思念,如:
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视觉上,“日日”可能让人联想到日历上连续标记的日子;听觉上,可能让人想到钟表的滴答声,象征时间的流逝。
在英语中,“日日”可以对应为“daily”或“every day”,但“日日”在中文中带有更强的文学和情感色彩。
“日日”这个词汇在中文中是一个非常基础且常用的表达,它不仅描述了时间的连续性,也承载了文化中对坚持和勤奋的赞美。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正确使用“日日”可以增强语言的准确性和表达的深度。
1.
【日】
(象形。甲骨文和小篆字形。象太阳形。轮廓象太阳的圆形,一横或一点表示太阳的光。本义:太阳)。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日,太阳之精也。从囗一,象形。 、 《易·说卦》-离为日,为火。 、 《周礼·大司徒》-以土圭之法,正日景求地中。 、 《孟子》-天无二日,太阳也。 、 《列子·汤问》-日初出,大如车盖。
【组词】
日冠、 日昃、 日旸儿、 日月交食、 日头搁山、 日头趖西、 日居月诸
2.
【日】
(象形。甲骨文和小篆字形。象太阳形。轮廓象太阳的圆形,一横或一点表示太阳的光。本义:太阳)。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日,太阳之精也。从囗一,象形。 、 《易·说卦》-离为日,为火。 、 《周礼·大司徒》-以土圭之法,正日景求地中。 、 《孟子》-天无二日,太阳也。 、 《列子·汤问》-日初出,大如车盖。
【组词】
日冠、 日昃、 日旸儿、 日月交食、 日头搁山、 日头趖西、 日居月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