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0 06:32: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0 06:32:13
“更无长物”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再也没有多余的东西”或“除了必需品外,别无他物”。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一个人或一个地方非常贫穷,除了基本的生活必需品外,没有任何额外的财产或物品。
在文学作品中,“更无长物”常用来描绘贫困的场景,增强故事的情感深度。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能不太常用,但在描述经济状况或个人财产时,仍可使用。在专业领域,如经济学或社会学,这个成语可以用来讨论贫困问题或资源分配。
“更无长物”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模糊,但它反映了古代**社会对贫困的认知和描述。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含义和用法基本保持不变,但在现代汉语中,它的使用频率可能有所下降。
在**文化中,贫困常常被视为一种不幸或需要改变的状态。因此,“更无长物”这个成语在描述贫困时,往往带有一定的同情和关注。
这个成语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同情和关注。它让我联想到那些生活在贫困中的人们,以及社会对他们的责任和帮助。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遇到过一些经济困难的朋友,他们的情况可以用“更无长物”来形容。这让我更加珍惜自己所拥有的,并激励我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更无长物,唯有心中一片光明, 虽贫如洗,却有爱与希望同行。”
想象一个空荡荡的房间,只有一张破旧的床和一盏昏暗的灯,这种场景可以很好地体现“更无长物”的视觉联想。听觉上,可能是寂静无声,只有偶尔的风声或远处的人声。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nothing but the bare essentials”或“having nothing to spare”,这些表达也传达了类似的贫困和缺乏的概念。
“更无长物”这个成语深刻地描绘了贫困的状态,它在文学和社会讨论中都有其独特的价值。通过学*和使用这个成语,我更加理解了贫困的含义,并在我的语言表达中增加了更多的情感深度和同情心。
丈人不悉恭,恭作人无长物。
1.
【更】
表示动作行为的重复,相当于“再”、“复”、“又”。
【引证】
唐·王之涣《登鹳雀楼》-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 明·宗臣《报刘一丈书》-数千里外,得长者时赐一书,以慰长想,即亦甚幸矣;何至更辱馈遗,则不才益将何以报焉?
【组词】
更无六耳、 更若、 更待
表示程度的加深,相当于“更加”、“愈加”、“越发”等。
【引证】
《聊斋志异·促织》-加以官贪吏虐,民日贴妇卖儿,更无休止。 、 《资治通鉴》-今日拒之,事更不顺。 、 清·林觉民《与妻书》-且以汝之有身也,更恐不胜悲。
2. 【无】 (会意。据甲骨文字形,象一个人持把在跳舞。卜辞、金文中“无、舞”同字。本义:乐舞)。 同本义。
3.
【长】
老,年高。
【引证】
《广雅》-长,老也。 、 《孟子》。注:“年长也。”-不挟长。 、 《庄子》-子之年长矣,而色若孺子,何也? 、 杜甫《兵车行》-长者虽有问,役夫敢申恨? 、 《国语》-齐侯长矣。
【组词】
长艾、 长没
年长,年龄较大。
【引证】
明·魏禧《大铁椎传》-长子灿七岁。 、 《醒世恒言》-弟辈衣食自足,不消兄长挂念。
【组词】
长君、 长德、 长贤、 长主、 长宾、 长年、 长郎
4.
【物】
(形声,从牛,勿声。“勿”是一种杂色旗,表示杂色。本义:万物)。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物,万物也。牛为大物,天地之数起于牵牛,故从牛。 、 《礼记·乐记》-物以群分。 、 《淮南子·天文》-四时之散精为物。 、 《荀子·正名》-物也者,大共名也。 、 《周礼·太宰》-九曰物贡。
【组词】
物品、 物母、 物曲、 物如、 物序、 物祖、 物际、 物恺、 物灵、 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