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01:58: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01:58:44
受害 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指遭受损害、损失或伤害。它通常用来描述一个人或物体在某种情况下遭受了不利的、不公正的待遇或结果。
在不同的语境中,“受害”可以有不同的含义和用法:
“受害”一词源自古代汉语,其中“受”表示接受或遭受,“害”表示伤害或损害。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的含义和用法基本保持稳定,但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社会背景下,其具体应用可能有所变化。
在不同的文化和社会背景中,“受害”的概念和处理方式可能有所不同。例如,在一些社会中,受害者可能会得到更多的同情和支持,而在其他社会中,受害者可能会面临更多的指责或忽视。
“受害”这个词通常带有一种负面情感,让人联想到不幸、痛苦和不公。它可能会激发人们的同情心,也可能引发对不公正现象的愤怒和反思。
在个人生活中,我们可能会遇到或听说一些受害的故事,这些故事可能会影响我们对社会正义和公平的看法,也可能激励我们去帮助那些受害的人。
在诗歌中,“受害”可以用来描绘一种深刻的情感体验,如:
在那无情的战火中, 无数灵魂受害, 他们的呼声, 穿越时空,永不停歇。
结合图片,我们可以想象一幅描绘自然灾害后的景象,人们无助地站在废墟中,这会让人深刻感受到“受害”的视觉冲击。在音乐中,悲伤的旋律和歌词可能会唤起对受害者的同情和共鸣。
在不同的语言和文化中,“受害”的概念和表达方式可能有所不同。例如,在英语中,“victim”一词通常用来指代受害者,而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有不同的词汇和表达方式。
通过对“受害”这个词汇的深入学*和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它在不同语境中的应用,以及它在文化和社会中的重要性。这个词汇不仅帮助我们表达和理解不幸和痛苦,也促使我们思考如何更好地支持和保护那些受害的人。
1.
【受】
(会意。甲骨文字形,象两手中间有一只舟,表示传递东西。本义:接受;承受)。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王筠曰:“手部授,人部付,皆曰“予也。”今以付说受,则是受授同字矣。”-受,相付也。 、 《周礼·天官·司书》-受其币。 、 《仪礼·特牲馈食礼》-主妇拜受爵。 、 《周礼·司干》。注:“取藏之。”-则受之。 、 《仪礼·丧服》。注:“犹承也。”-受以小功衰。 、 《国语·楚语》。注:“承也。”-颛顼受之。 、 《管子·海南》-釜十五,吾受,而宫出之以百。 、 《后汉书·列女传》-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 、 《史记·魏公子列传》-臣修身洁行数十年,终不以监门困故而受公子财。
【组词】
受茶、 受宫厅、 受法、 受事、 受册、 受祉、 受胙
2.
【害】
何不。 同: 曷
【引证】
《书·大诰》-王害不违卜。 、 《诗·周南·葛覃》-薄汙我私,薄澣我衣,害澣害否,归宁父母。 、 《孟子·梁惠王上》-时日害丧,予及女偕亡。 、 《汉书·翟方进传》-予害敢不于祖宗安人图功所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