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14:47: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14:47:21
“与受同科”这个词汇在中文里并不是一个常见的成语或短语,它可能是由几个词汇组合而成的,但并没有明确的标准定义。从字面上理解,“与”可以表示“和”、“同”,“受”可能指“接受”、“遭受”,“同科”则可能指“同一类别”或“同一学科”。因此,这个词汇可能意味着“和某人遭受同样的类别或学科”。
由于“与受同科”不是一个标准的成语或短语,它在不同的语境下可能没有固定的使用方式。在文学作品中,它可能被用来描述两个人或事物在某种经历或属性上的相似性。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除非是在特定的讨论环境中,如学术讨论或特定**的回顾。
由于“与受同科”不是一个标准的成语或短语,它的词源和演变不太明确。它可能是由现代人根据特定语境创造出来的表达方式。
在特定的文化或社会背景中,“与受同科”可能被用来强调共同经历或共同属性,增强群体认同感或共鸣。
这个词汇可能带有一种共情和团结的情感反应,让人联想到在困难时刻相互支持的情景。
在个人经历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除非是在特定的讨论或写作中需要表达共同经历或共同属性。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在风雨中,我们与受同科,/ 共同承受着生命的洗礼。”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群人在困难中相互扶持的场景;结合音乐,可以选择一些表达团结和共情的旋律。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但可以通过类似的表达方式来传达相似的意思。
“与受同科”这个词汇虽然不是一个标准的成语或短语,但它提供了一种表达共同经历或共同属性的方式。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和掌握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传达思想和情感。
家兄一想,这件事倘要认真办起来,与受同科,不但姓文的担不起,就是老哥亦落不是的。
凡赃私的银,是~的,他怎敢闹出来?
1. 【与】
2.
【受】
(会意。甲骨文字形,象两手中间有一只舟,表示传递东西。本义:接受;承受)。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王筠曰:“手部授,人部付,皆曰“予也。”今以付说受,则是受授同字矣。”-受,相付也。 、 《周礼·天官·司书》-受其币。 、 《仪礼·特牲馈食礼》-主妇拜受爵。 、 《周礼·司干》。注:“取藏之。”-则受之。 、 《仪礼·丧服》。注:“犹承也。”-受以小功衰。 、 《国语·楚语》。注:“承也。”-颛顼受之。 、 《管子·海南》-釜十五,吾受,而宫出之以百。 、 《后汉书·列女传》-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 、 《史记·魏公子列传》-臣修身洁行数十年,终不以监门困故而受公子财。
【组词】
受茶、 受宫厅、 受法、 受事、 受册、 受祉、 受胙
3. 【同】 ——见“胡同”hútòng。
4.
【科】
(会意。从禾,从斗。“斗”的意思是“量”。合起来指衡量、分别谷子的等级品类。本义:品类,等级)。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科,程也。 、 《论语·八佾》-为力不同科。 、 《论衡·幸偶》-与此同科。 、 韩愈《八月十五夜赠张巧曹》-君歌且休听我歌,我歌今与君殊科。
【组词】
科品、 科荣、 科爵
1. 【同科】 犹同等; 同一种类; 同罚;同等判处; 科举时代称同榜考中; 指同榜考中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