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01:23: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01:23:22
受屈 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受到不公正的对待或冤枉”。它通常指的是某人在某种情况下被误解、被冤枉或遭受不应有的指责或惩罚。
在文学作品中,受屈 常常用来描绘主人公的悲惨遭遇,增强故事的情感张力。在口语中,人们可能会用这个词来表达自己或他人遭受的不公正待遇。在法律或社会学专业领域,受屈 可能涉及到更具体的概念,如冤案、社会不公等。
同义词:冤枉、委屈、误解、不公、冤屈 反义词:平反、昭雪、正名、公正、理解
这些同义词在细微差别上可能有所不同,比如“冤枉”更侧重于无辜被指责,而“委屈”则可能包含更多的情感色彩。
受屈 这个词源于汉语,其构成是由“受”和“屈”两个字组成。在古代汉语中,“屈”有弯曲、屈服的意思,后来引申为不公正的对待。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的含义逐渐固定为“受到不公正的对待”。
在文化中,受屈 常常与正义、道德和法律紧密相关。人们普遍认为,每个人都应该得到公正的对待,不应无辜受屈。这种观念在的法律体系和社会道德中占有重要地位。
受屈 这个词往往带有一种悲伤和愤怒的情感反应。它让人联想到不公正、冤枉和需要正义的场景。这种情感反应可能会激发人们对正义的追求和对不公的反抗。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会遇到或听说某人受屈的情况。例如,一个朋友可能在工作中被错误地指责,或者一个邻居因为误会而受到社区的排斥。这些经历都可能涉及到受屈 的概念。
在诗歌中,受屈 可以用来表达对不公正的抗议和对正义的渴望:
在黑暗的夜里,受屈的灵魂呐喊,
渴望光明,渴望正义的审判。
受屈 这个词可能会让人联想到法庭上的辩护、被束缚的双手或悲伤的面孔。在音乐中,可能会联想到悲伤的旋律或激昂的抗议歌曲。
在英语中,受屈 可以对应词汇如“wronged”或“unjustly treated”。不同文化中对不公正的表达和处理方式可能有所不同,但普遍都存在对正义的追求。
受屈 这个词在汉语中具有丰富的情感和道德内涵。它不仅描述了一种不公正的待遇,还激发了人们对正义的追求。在学*语言和表达时,理解这个词的深层含义对于准确传达情感和观点至关重要。
1.
【受】
(会意。甲骨文字形,象两手中间有一只舟,表示传递东西。本义:接受;承受)。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王筠曰:“手部授,人部付,皆曰“予也。”今以付说受,则是受授同字矣。”-受,相付也。 、 《周礼·天官·司书》-受其币。 、 《仪礼·特牲馈食礼》-主妇拜受爵。 、 《周礼·司干》。注:“取藏之。”-则受之。 、 《仪礼·丧服》。注:“犹承也。”-受以小功衰。 、 《国语·楚语》。注:“承也。”-颛顼受之。 、 《管子·海南》-釜十五,吾受,而宫出之以百。 、 《后汉书·列女传》-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 、 《史记·魏公子列传》-臣修身洁行数十年,终不以监门困故而受公子财。
【组词】
受茶、 受宫厅、 受法、 受事、 受册、 受祉、 受胙
2.
【屈】
(形声。从尸,出声。尸,古文字中是假卧着的人形。本义:弯曲)。
同本义。
【引证】
《广韵》-屈,拗曲。 、 《正字通》-凡曲而不伸者皆曰屈。 、 《易·系辞》-尺蠖之屈,以求信也。 、 马中锡《中山狼传》-猬缩蠖屈。 、 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不可屈伸。 、 明·张溥《五人墓碑记》-安能屈豪杰。 、 清·方苞《狱中杂记》-屈膝叩首。 、 清·张廷玉《明史》-不当屈。
【组词】
屈指询算、 屈律、 屈卮、 屈申、 诎屈、 屈伸、 屈屈、 屈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