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8:58: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8:58:03
求助:字面意思是指请求帮助或援助。基本含义是在遇到困难或需要解决问题时,向他人寻求支持或建议。
求助的词源较为直接,由“求”和“助”两个字组成。在古代汉语中,“求”意味着请求,“助”意味着帮助,两者结合形成了现代汉语中的“求助”。
在许多文化中,求助被视为一种正常且必要的行为,尤其是在集体主义文化中,人们更倾向于相互帮助和支持。在现代社会,求助热线和求助平台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反映了社会对个体困境的关注和支持。
求助常常带有一种紧迫和无助的情感色彩。它让人联想到困境中的挣扎和对外界帮助的渴望。这种情感反应可以激发同情心和助人行为。
在个人生活中,我曾在技术问题上求助过专业人士,这种经历让我意识到求助不仅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手段,也是一种学习和成长的机会。
在诗歌中,可以将“求助”融入到描述自然灾害的场景中:
风卷残云,海啸呼啸, 村庄在颤抖,人们在求助。 希望的灯塔,远方的援手, 在绝望中,我们共同守候。
求助可以联想到紧急呼叫的红色按钮,或是人们在困境中挥手的画面。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紧急警报声或求救信号的声音。
在英语中,“求助”可以翻译为“ask for help”或“seek assistance”。在不同的文化中,求助的方式和接受度可能有所不同,但基本概念是普遍存在的。
求助是一个在日常生活中极为重要的词汇,它不仅体现了人类在困境中的自然反应,也反映了社会互助和支持的价值观。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求助”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沟通和解决问题。
1.
【求】
(《说文》以“求”为“裘”之古文。省衣,象形。金文与战国古文作“求”。本是“裘衣”的“裘”。古人皮衣一般毛朝外,所以甲骨文在“衣”字外加毛。表示裘衣。本义:皮衣)。
“裘”的古字。皮衣。
【引证】
《汉书》-乐正求。
2.
【助】
(形声。从力,且(zǔ)声。助人要用力,故从力。本义:帮助)。
同本义(在物质上或精神上给予协助)。
【引证】
《说文》-助,左也。 、 《小尔雅》-助,佐也。 、 《论语》。孔注:“犹益也。”-非助我者也。 、 《孟子》-九一而助。 、 《国语·越语下》-助天为虐者,不祥。 、 《孟子·公孙丑上》-予助苗长矣。 、 《列子·汤问》-跳往助之。 、 《资治通鉴·唐纪》-负薪刍助之。 、 明·魏禧《大铁椎传》-挟矢以助战。 、 蔡元培《图画》-肤觉之助。
【组词】
助胆、 互助、 扶助、 资助、 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