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1:47:1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1:47:17
互助的字面意思和基本含义是指人们之间相互帮助、支持的行为或状态。这种行为通常基于共同利益或共同目标,旨在通过合作来克服困难或达成目标。
互助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
互助的词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汉语,由“互”和“助”两个字组成。在历史演变中,互助的概念逐渐从简单的物质帮助扩展到包括情感支持、信息共享等多个层面。
在特定的文化或社会背景中,互助被视为一种美德,如在**文化中,“邻里互助”是一种传统美德,强调社区成员之间的相互支持和帮助。
互助带给人的情感反应通常是积极的,它让人联想到团结、温暖和安全感。这种情感反应有助于增强社会凝聚力和个体的心理健康。
在个人生活中,互助的经历可能包括朋友之间的相互帮助、家庭成员之间的支持,或是社区中的志愿服务等。这些经历强化了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并提供了实际的帮助和支持。
在诗歌中,互助可以被描绘为:
“在风雨交加的夜晚, 我们手牵手,心连心, 互助的力量,温暖如春。”
结合图片,互助可能让人联想到一群人手拉手围成圈的画面,传递出团结和力量的感觉。在音乐中,互助可能让人联想到温馨、和谐的旋律,如《友谊地久天长》这样的歌曲。
在不同语言或文化中,互助的概念普遍存在,但其表达和强调的侧重点可能有所不同。例如,在英语中,“mutual aid”或“reciprocal help”可以对应互助的概念。
互助是一个在语言学*和表达中非常重要的词汇,它不仅描述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帮助行为,还体现了社会关系和情感联系。通过理解和运用互助这一概念,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构建和谐的社会关系。
1.
【互】
(象形。是一种绞绳用的工具。本义:绞绳用的工具)。
同本义。
【引证】
2.
【助】
(形声。从力,且(zǔ)声。助人要用力,故从力。本义:帮助)。
同本义(在物质上或精神上给予协助)。
【引证】
《说文》-助,左也。 、 《小尔雅》-助,佐也。 、 《论语》。孔注:“犹益也。”-非助我者也。 、 《孟子》-九一而助。 、 《国语·越语下》-助天为虐者,不祥。 、 《孟子·公孙丑上》-予助苗长矣。 、 《列子·汤问》-跳往助之。 、 《资治通鉴·唐纪》-负薪刍助之。 、 明·魏禧《大铁椎传》-挟矢以助战。 、 蔡元培《图画》-肤觉之助。
【组词】
助胆、 互助、 扶助、 资助、 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