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20:09: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20:09:38
“吾道东”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我的道路向东”。这个成语源自《左传·僖公二十五年》,原文是“吾道东矣”,意指鲁国的道路向东延伸,比喻鲁国的势力向东扩展。后来,这个成语被广泛用来比喻个人的志向、事业或思想向东发展,或者指某种趋势、影响向东传播。
在文学作品中,“吾道东”常用来表达主人公的远大志向或对未来的展望。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能不太常用,但在某些专业领域,如历史、文学研究中,它可能会被提及。
“吾道东”源自《左传》,最初是指鲁国的道路向东延伸。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含义逐渐扩展,用来比喻个人的志向、事业或思想向东发展。
在**文化中,东方常被视为吉祥、繁荣的方向,因此“吾道东”也带有积极向上的意味。在社会背景中,这个成语常用来表达对未来的乐观展望和积极进取的态度。
“吾道东”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积极向上的,它让我联想到不断前进、开拓新领域的精神。这种联想影响了我对未来的思考和表达,鼓励我不断追求进步。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经在一次团队会议上听到一位领导提到“吾道东”,用来激励团队成员将业务拓展到新的市场。这个成语的使用让我印象深刻,因为它传达了一种积极进取的态度。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吾道东”:
吾道东兮,志在四方, 心向朝阳,步履铿锵。
结合图片,我可以想象一幅画面:一个人站在山巅,面向东方,阳光洒在他的脸上,象征着希望和未来。结合音乐,我可以联想到一首激昂的进行曲,象征着不断前进的动力。
在英语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成语,但可以用“moving east”或“expanding eastward”来表达类似的意思。在不同文化中,东方常被视为充满希望和机遇的方向。
“吾道东”这个成语不仅具有历史和文化价值,还具有积极的情感和联想。它鼓励人们不断前进,开拓新领域。在我个人的语言学*和表达中,这个成语提醒我要保持积极向上的态度,不断追求进步。
1.
【吾】
(形声。从口,五声。本义:我)。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吾,我自称也。 、 《尔雅·释诂》-吾,我也。 、 《仪礼·士冠礼》-愿吾子之教之也。 、 《老子》-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 、 《楚词·屈原·涉江》-莫吾知兮。 、 《论语·先进》-毋吾以也。 、
2.
【道】
(形声。从辵(chuò),首声。本义:供行走的道路)。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道,所行道也。 、 《尔雅》-一达谓之道。 、 《易·履》-道坦坦。 、 《周礼·地官·遂人》。注:“途容车一轨道容二轨,路容三轨。”-百夫有洫,洫上有途,千夫有浍,浍上有道,万夫有川,川上有路。 、 《老子》五十三章-大道甚夷,而民好径。 、 《论语·阳货》-道听而途说。 、 《史记·项羽本纪》-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 、 《山海经·海外北经》-道渴而死。 、 《史记·陈涉世家》-今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组词】
大道,问道于盲;要道;人行道;车道;康庄大道;道友、 道店
3.
【东】
(会意。从木,官溥说,从日在木中。本义:东方,日出的方向)。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东,动也。 、 《白虎通·五行》-东方者,动方也,万物始动生也。 、 《淮南子·天文训》。按:“日所出也。从日在木中,会意。”-东方木也。 、 《广雅·释天》-东君,日也。 、 《易·既济》。虞注:“震为东。”-东邻。 、 《白虎通·情性》-东方者,阳也。 、 宋·辛弃疾《清平乐·村居》-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组词】
关东;旭日东升;东夏、 东朝、 东极、 东君、 东坦、 东裔、 东村女、 东方作、 东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