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18 02:50: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18 02:50:38
“吾道”这个词汇在中文里通常指的是“我的道路”或“我的原则”。它蕴含着个人信念、生活方式或哲学思想的意味。
在文学作品中,“吾道”常用来表达主人公坚持的信念或追求的目标,如“吾道一以贯之”(我的原则始终如一)。在口语中,它可能被用来强调个人的立场或选择,例如在讨论职业规划时,某人可能会说:“这是吾道,我会坚持走下去。”在专业领域,特别是在哲学或伦理学讨论中,“吾道”可能指代个人的道德准则或研究方向。
同义词在表达上更加具体,而“吾道”则带有更深的哲学意味。反义词则强调了个人选择与社会主流之间的对比。
“吾道”源自古代汉语,至今仍在使用,但其现代用法更加强调个人主义和自我实现。在古代,它可能更多地与儒家或道家的哲学思想相联系。
在**传统文化中,“吾道”常常与儒家强调的“仁义”或道家的“自然无为”相联系。在现代社会,它可能被用来表达个人对自由、独立或创新的追求。
“吾道”给人以坚定、执着和独立的情感联想。它鼓励人们坚持自己的信念,不受外界干扰。
在个人经历中,面对职业选择时,我曾用“吾道”来坚定自己的决心,选择了虽然不那么主流但更符合我个人兴趣和价值观的道路。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吾道如山,坚定不移;吾道如水,柔中带刚。”
视觉上,“吾道”可能让人联想到一条孤独但坚定的道路,两旁是茂密的森林或广阔的草原。听觉上,可能是一首旋律坚定、节奏明快的音乐,象征着不屈不挠的精神。
在英文中,“my path”或“my way”可以对应“吾道”,但“吾道”在中文中带有更深的哲学和文化内涵。
“吾道”是一个富有深意的词汇,它不仅代表了个人的选择和信念,也反映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吾道”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表达自己的立场和价值观。
1.
【吾】
(形声。从口,五声。本义:我)。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吾,我自称也。 、 《尔雅·释诂》-吾,我也。 、 《仪礼·士冠礼》-愿吾子之教之也。 、 《老子》-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 、 《楚词·屈原·涉江》-莫吾知兮。 、 《论语·先进》-毋吾以也。 、
2.
【道】
(形声。从辵(chuò),首声。本义:供行走的道路)。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道,所行道也。 、 《尔雅》-一达谓之道。 、 《易·履》-道坦坦。 、 《周礼·地官·遂人》。注:“途容车一轨道容二轨,路容三轨。”-百夫有洫,洫上有途,千夫有浍,浍上有道,万夫有川,川上有路。 、 《老子》五十三章-大道甚夷,而民好径。 、 《论语·阳货》-道听而途说。 、 《史记·项羽本纪》-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 、 《山海经·海外北经》-道渴而死。 、 《史记·陈涉世家》-今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组词】
大道,问道于盲;要道;人行道;车道;康庄大道;道友、 道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