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23:00: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23:00:47
墨守成法 的字面意思是“固执地遵守旧有的规则或方法”。这个成语通常带有贬义,指的是一个人不愿意接受新思想或新方法,坚持使用过时或不再适用的规则。
在文学作品中,墨守成法常常用来批评那些保守、不愿变革的人物或机构。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用来形容某人过于传统或不愿意尝试新事物。在专业领域,如教育或管理,墨守成法可能指坚持过时的教学方法或管理策略。
同义词:固步自封、守旧、顽固不化 反义词:革新、创新、与时俱进
同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在于强调的程度和语境的不同。例如,“固步自封”更强调自我封闭,而“顽固不化”则强调难以改变的性格。
“墨守成法”源自**古代,墨子是战国时期的一位思想家,他主张兼爱非攻,但其学派后来变得保守,坚持旧有的教条。这个成语反映了这种保守的态度。
在**文化中,墨守成法常常与儒家思想中的“守旧”相联系,反映了对于传统和秩序的尊重。然而,在现代社会,这种态度往往被视为阻碍进步和创新的障碍。
这个词汇给人带来的情感反应通常是负面的,因为它暗示了固执和缺乏灵活性。在思考和表达中,它可能让人联想到那些不愿接受新观念的保守派。
在个人经历中,可能会遇到某些老师或领导墨守成法,不愿意采纳新的建议或方法,这可能会限制个人和组织的发展。
在诗歌中,可以将“墨守成法”融入描述一个不愿改变的老人:
岁月在他脸上刻下沟壑, 心中却墨守成法, 不愿让春风吹进封闭的门扉。
视觉上,可以联想到一个老人坐在摇椅上,周围堆满了旧书和古董,拒绝现代科技的诱惑。听觉上,可能是老式收音机播放的古典音乐,与现代流行音乐形成对比。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stick in the mud”或“set in one's ways”,都表达了不愿意改变的意思。
“墨守成法”这个词汇提醒我们,在尊重传统的同时,也要保持开放和创新的态度。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这个词汇的深层含义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沟通和理解不同的观点。
1.
【墨】
(会意兼形声。从土,从黑,黑亦声。本义:书画所用的黑色颜料,用松烟等原料制成)。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墨,书墨也。 、 《庄子·田子方》-舐笔和墨。 、 《周礼·占人》-史占墨。 、 《周礼·卜师》。注:“熟灼之,明其兆。”-致其墨。
【组词】
墨丸、 墨本、 墨工、 墨妆、 墨路
2.
【守】
(会意。从宀,从寸。宀表示房屋;寸是法度。合起来表示掌管法度。本义:官吏的职责,职守)。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寺,廷也;府,文书藏也。-守,官守也。从门,寺府之事也。 、 《书·舜典》-五载一巡守。 、 《左传·二十一年》-王巡虢守。 、 《周礼均人》。注:“地守,衡虞之属。”-均地守。 、 《周礼·内宰》。注:“宿卫者。”-纠其守。 、 《荀子·王制》。注:“谓地也。”-虽守者益。 、 《左传·隐公五年》-官司之守,非君所及也。 、 《孟子·公孙丑下》-我无官守,我无言责也。
3.
【成】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即“杵”)。“斧”、“杵”具备就可以做成事情。本义:完成,成就)。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成,就也。 、 《国语·周语》-成德之终也。 、 《太元元错》-成者功就不可易也。 、 《书·益稷》-箫韶九成。 、 《仪礼·少牢礼》-祝告曰利成。 、 《周礼·司书》-及事成。 、 《后汉书·列女传》-此织生自蚕茧,成于机杼。
【组词】
落成
4.
【法】
(会意。从“水”,表示法律、法度公平如水;从“廌”(zhì),即解廌,神话传说中的一种神兽,据说,它能辨别曲直,在审理案件时,它能用角去触理曲的人。基本义:刑法;法律;法度)。
同基本义。
【引证】
《说文》-灋,刑也。平之如水。从水,廌所以触不直者去之,从去,会意。 、 《易·蒙》-利用刑人,以正法也。 、 《书·吕刑》-惟作五虐之刑曰法。 、 《盐铁论·诏圣》-法者,刑罚也。所以禁强暴也。 、 《管子·心术》-杀戮禁诛谓之法。 、 《大戴礼记》-礼者禁于将然之前,而法者禁于已然之后。 、 《史记·陈涉世家》-失期,法当斩。 、 《吕氏春秋·察今》-故治国无法则乱,守法而弗度则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