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10:06: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10:06:32
墨守成规 的字面意思是指固执地遵守旧有的规则或方法,不愿意改变或创新。这个成语源自《左传·僖公二十五年》,原文是“墨子守城,不以规矩,不成方圆”,后来演变为“墨守成规”,用来形容人过于保守,缺乏创新精神。
在文学作品中,墨守成规 常用来批评那些不愿意接受新思想、新方法的人。在口语中,这个词组可以用来形容某人的行为或思维方式过于保守。在专业领域,如教育、科技等,这个词组可能用来批评那些不愿意采用新教学方法或技术的人。
同义词:固步自封、守旧、保守、顽固 反义词:革新、创新、开放、灵活
这些同义词和反义词在细微差别上有所不同。例如,“固步自封”强调的是自我封闭,不愿意与外界交流;而“墨守成规”则强调的是对旧有规则的固执遵守。
墨守成规 的词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墨家学派,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强调实用主义。后来,这个词组被用来形容那些过于保守,不愿意改变的人。
在传统文化中,尊重传统和规矩是一种美德。然而,墨守成规** 这个词组在现代社会中往往带有贬义,因为它暗示了缺乏创新和适应新变化的能力。
墨守成规 这个词组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负面的,它让我联想到那些不愿意接受新事物,坚持旧有方式的人。这种态度可能会阻碍个人和社会的进步。
在我的职业生涯中,我曾经遇到过一位墨守成规的同事,他坚持使用过时的技术,不愿意学*新的工具,这最终导致我们的项目进度受阻。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墨守成规的岁月, 不愿迎接晨曦的光辉, 在旧日的阴影下, 心灵失去了飞翔的翅膀。”
墨守成规 这个词组让我联想到一幅画面:一个老人坐在古老的椅子上,手中拿着一本旧书,周围是陈旧的家具,窗外是不断变化的世界。
在英语中,墨守成规 可以对应为“stick to convention”或“adhere to tradition”,这些表达也强调了对传统的不变遵守。
墨守成规 这个词组提醒我们,虽然尊重传统是重要的,但适应变化和创新同样关键。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这个词组的深层含义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批判性地思考和表达。
如钟嵘之《诗品》,辨体明宗,固未尝墨守一家以为准的也。
~,不敢勇于创造也决然是和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不能相容的。
战国时期,木匠出身的墨翟主张兼爱与非攻,到处推广他的学说。楚国要去攻打宋国,鲁班为楚军设计攻城的云梯。墨子急忙去劝阻这场战争,楚王让墨子与鲁班比试比试攻防演习,墨子善于防守,鲁班败北。楚王只好放弃攻打宋国
1.
【墨】
(会意兼形声。从土,从黑,黑亦声。本义:书画所用的黑色颜料,用松烟等原料制成)。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墨,书墨也。 、 《庄子·田子方》-舐笔和墨。 、 《周礼·占人》-史占墨。 、 《周礼·卜师》。注:“熟灼之,明其兆。”-致其墨。
【组词】
墨丸、 墨本、 墨工、 墨妆、 墨路
2.
【守】
(会意。从宀,从寸。宀表示房屋;寸是法度。合起来表示掌管法度。本义:官吏的职责,职守)。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寺,廷也;府,文书藏也。-守,官守也。从门,寺府之事也。 、 《书·舜典》-五载一巡守。 、 《左传·二十一年》-王巡虢守。 、 《周礼均人》。注:“地守,衡虞之属。”-均地守。 、 《周礼·内宰》。注:“宿卫者。”-纠其守。 、 《荀子·王制》。注:“谓地也。”-虽守者益。 、 《左传·隐公五年》-官司之守,非君所及也。 、 《孟子·公孙丑下》-我无官守,我无言责也。
3.
【成】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即“杵”)。“斧”、“杵”具备就可以做成事情。本义:完成,成就)。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成,就也。 、 《国语·周语》-成德之终也。 、 《太元元错》-成者功就不可易也。 、 《书·益稷》-箫韶九成。 、 《仪礼·少牢礼》-祝告曰利成。 、 《周礼·司书》-及事成。 、 《后汉书·列女传》-此织生自蚕茧,成于机杼。
【组词】
落成
4.
【规】
(会意。金文字形,从聿从周,当系以规画之意。本义:画圆的器具,今指圆规)。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规,有法度也。从矢,从见,会意。 、 《孟子》-规矩方圆之至也。 、 《诗·沔水》序·笺-规者,正圆之器也。 、 《楚辞·离骚》-圆曰规,方曰矩。 、 《墨子·天志上》-我有天志,譬若轮人之有规,匠人之有矩。 、 《荀子·赋》-圆者中规,方者中矩。 、 《荀子·劝学》-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
【组词】
规绳、 规旋、 规轮、 规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