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0:08: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0:08:24
束身自修 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约束自己的行为,进行自我修养。它强调个人对自己行为的自律和道德修养的提升。
在文学作品中,束身自修 常用来描述一个角色通过自我约束和道德修养来提升自己的品质。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但在教育或自我提升的语境中,它会被用来鼓励个人进行自我完善。在专业领域,如心理学或教育学,这个词汇可能被用来讨论自我管理和个人发展。
束身自修 这个词汇源自**传统文化,强调个人道德修养和自我约束。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的含义和用法没有太大变化,仍然强调个人通过自我约束来提升自己的道德和品质。
在文化中,束身自修** 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它与儒家思想中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相呼应。这个词汇强调个人通过自我修养来达到社会和谐和个人完善。
束身自修 这个词汇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感觉,它让人联想到个人通过努力和自律来提升自己的品质和能力。这种联想鼓励人们追求自我完善和道德提升。
在我的生活中,我经常通过阅读和冥想来束身自修,这帮助我保持内心的平静和清晰的思维。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在静谧的夜晚,我束身自修,
心灵如明镜,映照着星辰的光辉。
束身自修 这个词汇让人联想到一个安静的图书馆,一个人静静地读书,或者是一个人在清晨的公园里冥想。这些场景都给人一种宁静和自我提升的感觉。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self-discipline”或“self-improvement”,它们都强调个人通过自律来提升自己的品质和能力。
束身自修 这个词汇对我来说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它提醒我要通过自律和自我修养来提升自己的品质。在语言学*和表达中,这个词汇帮助我更好地理解自我提升的重要性,并鼓励我在生活中实践这一理念。
[光武帝]乃下诏曰:‘前密令卓茂,束身自修,执节淳固,诚能为人所不能为。’
1.
【束】
(会意。从囗(weí)木。在木上加圈,象用绳索把木柴捆起来。本义:捆绑)。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束,缚也。 、 《易·贲》。子夏传:“五匹为束。”-束帛戋戋。 、 《仪礼·士冠礼》。注:“十端也。”-束帛俪皮。 、 《左传·襄公十九年》-贿荀偃束锦。 、 《周礼·大司寇》-入束矢于朝。 、 《论语》-自行束脩以上。 、 《诗·鄘风·墙有茨》-墙有茨,不可束也。 、 《左传·僖公三十三年》-则束载厉兵秣马矣。 、 清·袁枚《黄生借书说》-若业为吾所有,必高束焉。
【组词】
束刃、 束刍、 束戈卷甲、 束手、 束火,束炬、 束手束脚、 束竹、 束杖、 束载
2.
【身】
(象形。象人之形。本义:身躯的总称)。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身的本义是人的躯干。-身,躬也。象人之形。 、 《论语·乡党》-必有寝礼,长一身有半。 、 王述之《经义述闻》-人自项以下,踵以上,总谓之身。颈以下,股以上,亦谓之身。 、 《诗·秦风·黄鸟》-人百其身。 、 《礼记·哀公问》-身也者,亲之枝也。 、 《礼记·祭义》-身也者,父母之遗体也。 、 《孟子·告子下》-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 《楚辞·九歌·国殇》-身首离兮心不惩。 、 明·于谦《石灰吟》-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青白在人间。 、 《史记·项羽本纪》-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
【组词】
身边钱、 身品、 身伴、 身边人、 身首分离、 身殃、 身牖、 身无长物
3.
【自】
(象形。小篆字形。象鼻形。“自”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鼻子)。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玉裁注:“许谓自与鼻义同音同,而用自为鼻者绝少也。”-自,鼻也。
4.
【修】
(形声。从彡(shān),攸(yōu)声。“彡”有装饰义。本义:修饰,装饰)。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修,饰也。 、 《礼记·礼运》。注:“犹饰也。”-义之修而礼之藏也。 、 《楚辞》-美要眇兮宜修。 、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以修敬也。
【组词】
修容、 修词、 修饰边幅、 修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