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16 06:18: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16 06:18:06
失重的字面意思是指物体失去重量,即在重力作用下,物体感受到的重量减少或消失。在物理学中,失重通常指的是物体在自由落体状态下,由于重力和惯性力的平衡,使得物体内部各部分之间没有相对**,从而产生的一种感觉。
失重一词由“失”和“重”两个字组成。在古代汉语中,“失”表示失去,“重”表示重量。随着科技的发展,特别是在航天领域的应用,失重一词逐渐被广泛使用,并成为描述无重力状态的常用词汇。
在现代社会,失重常常与太空探索和科幻文化联系在一起。它不仅代表了科技的进步,也激发了人们对未知世界的想象和探索欲望。
失重带给人的情感反应往往是新奇和兴奋的。它让人联想到自由、无拘无束的感觉,同时也可能引发对未知的恐惧和不安。
在乘坐过山车时,我体验到了短暂的失重感,那是一种既刺激又令人兴奋的感觉,仿佛时间都凝固了。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失重:
在梦的宇宙,我失重飘浮, 星辰为伴,月光为舞。 心灵无拘,思绪无束, 在这无垠的虚空,我自由飞翔。
失重可以让人联想到太空中的宇航员漂浮的画面,或是过山车急速下降时的视觉冲击。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太空船引擎的低沉轰鸣或是风声呼啸。
在英语中,失重可以对应为 "zero gravity" 或 "weightlessness"。不同文化对失重的理解和描述可能有所不同,但核心概念是相似的。
失重作为一个词汇,不仅在科学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也在文学和日常生活中扮演着有趣的角色。它激发了人们对自由和未知的想象,同时也反映了人类对探索宇宙的渴望。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失重这一概念,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描述和理解世界。
1.
【失】
(形声。从手,乙声。表示从手中丢失。小篆字形。本义:失掉;丢失)。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注:“在手而逸去为失。”-失,纵也。 、 《易·晋》-失得勿恤。 、 《礼记·礼运》。注:“犹去也。”-故人情不失。 、 《礼记·表记》。注:“失其容止之节也。”-君子不失足于人。 、 《周礼·师氏》。注:“失,失礼者也。”-掌国中失之事。 、 魏泰《东轩笔录》-塞翁失马,今未足悲。 、 《孟子·公孙丑下》-失道者寡助。 、 《资治通鉴》-累官故不失州郡也。 、 《孟子·告子上》-此之谓失其本心。
【组词】
失状、 失脱、 失国、 失鉴、 失瞻、 失翁马、 失民、 失本、 失正、 失名、 失合、 失偶、 失鹿、 失道、 失众、 失柄
2.
【重】
(会意兼形声。金文字形,从东,从壬(tǐng),东亦声。壬,挺立。东,囊袋。人站着背囊袋,很重。《说文》:“重,厚也。”徐锴:“壬者,人在土上,故为厚也。”本义:分量大,与“轻”相对)。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重,厚也。从王,東声。王者安土不迁之意。 、 《易·系辞》。虞注:“坤为重。”-引重致远。 、 《孟子》-权然后知轻重。 、 《战国策·齐策四》-重币也。 、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重于九鼎。 、 唐·杜甫《春夜喜雨》-花重锦官城。
【组词】
重器、 重绢、 军令重于山;沉重、 笨重、 过重、 重负荷;重囚、 重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