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8:17:1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8:17:17
词汇“失阑”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常用的词汇,因此在进行深入学习和分析时,我们需要从其可能的来源和含义出发。
“失阑”的字面意思可能指的是“失去界限”或“界限不明”。然而,这个词汇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用,可能是一个古汉语词汇或者特定领域的术语。
由于“失阑”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可能非常有限。如果它出现在文学作品中,可能是用来形容某种状态或情境的模糊不清,或者是指某种界限的消失。
由于“失阑”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很难找到具体的例句。如果强行构造,可能是:
同义词可能包括“模糊”、“不明”、“混沌”等,而反义词可能是“清晰”、“明确”、“界限分明”等。
由于“失阑”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其词源和演变可能需要查阅古汉语资料或专业词典。它可能是由“失”(失去)和“阑”(界限)两个字组合而成,表示失去界限的状态。
在特定的文化或社会背景中,“失阑”可能被用来形容某种社会现象或心理状态,例如在描述混乱或无序的状态时。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失阑”可能会带来一种不确定和不安的感觉,因为它涉及到界限的消失和状态的模糊。
由于“失阑”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个人在生活中遇到与该词汇相关的经历或故事可能非常有限。
在诗歌或故事中,可以尝试使用“失阑”来形容某种模糊或不确定的情境,例如:
结合图片或音乐,可以尝试创造一种模糊不清或界限消失的视觉效果和听觉体验,以体现“失阑”的含义。
由于“失阑”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语言或文化中的对应词汇及其使用情况可能非常有限。
总的来说,“失阑”是一个不常见的词汇,其含义可能涉及到界限的消失和状态的模糊。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语言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但在实际使用中可能并不常见。
1.
【失】
(形声。从手,乙声。表示从手中丢失。小篆字形。本义:失掉;丢失)。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注:“在手而逸去为失。”-失,纵也。 、 《易·晋》-失得勿恤。 、 《礼记·礼运》。注:“犹去也。”-故人情不失。 、 《礼记·表记》。注:“失其容止之节也。”-君子不失足于人。 、 《周礼·师氏》。注:“失,失礼者也。”-掌国中失之事。 、 魏泰《东轩笔录》-塞翁失马,今未足悲。 、 《孟子·公孙丑下》-失道者寡助。 、 《资治通鉴》-累官故不失州郡也。 、 《孟子·告子上》-此之谓失其本心。
【组词】
失状、 失脱、 失国、 失鉴、 失瞻、 失翁马、 失民、 失本、 失正、 失名、 失合、 失偶、 失鹿、 失道、 失众、 失柄
2.
【阑】
同本义。引申为栏杆。
【引证】
《说文》-阑,门遮也。 、 《史记·楚世家》-虽仪之所甚愿为门阑之厮者,亦无先大王。 、 《晏子春秋·内篇谏下》-今公之牛马老于阑牢,不胜服也。 、 杜甫《李监宅》-门阑多喜色,女婿近乘龙。 、 宋·岳飞《满江红》-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
【组词】
阑槛、 阑楯、 阑牢、 阑圈
环状物。
【引证】
元·王实甫《西厢记》-你看月阑,明日敢有风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