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4:28: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4:28:38
失陪:这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失去陪伴”,通常用于礼貌地表示自己需要离开或中断对话,因为某种原因无法继续陪伴对方。
文学:在文学作品中,失陪常用于描述角色因紧急事务或私人原因需要离开的场景,体现角色的礼貌和教养。 口语:在日常对话中,失陪是一种常用的礼貌用语,用于表示自己需要离开,但希望对方理解并接受。 专业领域:在商务或正式场合,失陪也是一种礼貌的表达方式,用于表示自己因工作或其他正式事务需要离开。
同义词:告辞、离开、告别 反义词:陪伴、陪同、相聚
词源:失陪一词源于古代汉语,由“失”和“陪”两个字组成,最初用于描述失去陪伴的状态。 演变:随着语言的发展,失陪逐渐演变成一种礼貌用语,用于表示自己需要离开的场合。
在文化中,失陪是一种体现礼貌和尊重的表达方式,尤其是在正式场合或与长辈、上级交流时。它反映了人重视礼仪和人际关系的文化特点。
失陪这个词给人一种礼貌、尊重和理解的感觉。它让人联想到一种和谐的人际关系和良好的社交礼仪。
在日常生活中,我经常使用失陪来表示自己需要离开,尤其是在参加聚会或会议时。例如,当接到紧急电话时,我会礼貌地向大家说声失陪,然后离开处理事务。
在诗歌中,失陪可以用来表达一种无奈和遗憾的情感:
月下独酌,星光点点,
忽闻远方呼唤,失陪片刻。
心中不舍,却无奈何,
愿归来时,共赏明月。
视觉联想:失陪让人联想到一个人匆匆离开的场景,可能是从宴会、会议或聚会中离开,留下其他人在原地。 听觉联想:失陪的语音给人一种轻柔、礼貌的感觉,让人联想到一种和谐的社交氛围。
在英语中,失陪可以对应为“excuse me”或“I have to leave”,但这些表达方式在语境和情感上与失陪有所不同。失陪更强调礼貌和尊重,而英语表达则更直接。
失陪是一个体现礼貌和尊重的词汇,它在不同语境和文化中都有重要的应用。通过学*和使用失陪,我更加理解了人际交往中的礼仪和尊重,也提高了我的语言表达能力。
1.
【失】
(形声。从手,乙声。表示从手中丢失。小篆字形。本义:失掉;丢失)。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注:“在手而逸去为失。”-失,纵也。 、 《易·晋》-失得勿恤。 、 《礼记·礼运》。注:“犹去也。”-故人情不失。 、 《礼记·表记》。注:“失其容止之节也。”-君子不失足于人。 、 《周礼·师氏》。注:“失,失礼者也。”-掌国中失之事。 、 魏泰《东轩笔录》-塞翁失马,今未足悲。 、 《孟子·公孙丑下》-失道者寡助。 、 《资治通鉴》-累官故不失州郡也。 、 《孟子·告子上》-此之谓失其本心。
【组词】
失状、 失脱、 失国、 失鉴、 失瞻、 失翁马、 失民、 失本、 失正、 失名、 失合、 失偶、 失鹿、 失道、 失众、 失柄
2.
【陪】
(形声。从阜(fù),咅(pǒu)声。左耳旁为“阜”的变形。阜,土山。本义:重叠的土堆)。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朱骏声通训:“按,重阜也,所谓再成邱也。”-陪,重土也。 、 《左传·定公四年》。注:“增也。”-分之土田陪敦,陪犹山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