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2:09: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2:09:10
“信达雅”是一个汉语词汇,通常用来形容翻译或表达的三个理想标准:
“信达雅”这个词汇源自**古代的翻译理论,特别是佛经翻译。随着时间的推移,它逐渐成为评价所有类型翻译质量的通用标准。
在**文化中,“信达雅”不仅用于翻译领域,也广泛应用于文学创作、学术写作等领域,强调表达的准确性、流畅性和美感。
“信达雅”这个词汇给人一种专业、严谨和优雅的感觉。它让人联想到精心打磨的文字和深思熟虑的表达。
在翻译工作中,我经常提醒自己遵循“信达雅”的原则,确保我的译文既忠实于原文,又易于理解,同时保持语言的美感。
诗歌:
信如山岳,达如流水,
雅如风月,译海无涯。
字字珠玑,句句金玉,
信达雅间,诗意盎然。
在英语中,类似的翻译标准可以用“accuracy, clarity, and elegance”来表达,强调翻译的准确性、清晰性和优雅性。
“信达雅”是一个非常有价值的词汇,它不仅指导翻译工作,也适用于所有类型的表达和创作。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它提醒我要追求准确、流畅和优雅的表达方式。
1.
【信】
(会意。从人,从言。人的言论应当是诚实的。本义:真心诚意)。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信,诚也。 、 《孟子》-有诸已之谓信。 、 《墨子经》-信,言合于意也。 、 《白虎通·情性》-信者,诚也。专一不移也。 、 《国语·晋语》-定身以行事谓之信。 、 《贾子道术》-期果言当谓之信。 、 《礼记·经解》-民不求其所欲而得之谓之信。 、 《诗·卫风·氓》-信誓旦旦。 、 《三国演义》-反贼无信!吾不幸误中汝奸计也! 、 《左传·庄公十年》-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信而见疑。 、 《世说新语·方正》-则是无信。
【组词】
信行、 信人
2.
【达】
(形声。从辵(chuò),羍声。本义:道路畅通)。
同本义。泛指畅通。
【引证】
《说文》-达,行不相遇也。 、 《广雅》-达,通也。 、 《礼记·内则》-左右达为夹室,所以相隔。 、 《国语·吴语》-寡人其达王于甬句东。 、 《虞书》-达四聪。 、 《书·禹贡》-达于河。 、 《周礼·大宰》-七曰达吏。 、 《仪礼·士昏礼》-下达。 、 《礼记·中庸》-天下达道。 、 唐·李朝威《柳毅传》-唯恐道途显晦,不相通达。 、 清·方苞《狱中杂记》-屋极有窗以达气。
【组词】
四通八达;达越、 达乡
3. 【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