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2:24: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2:24:54
共犯 这个词的字面意思是指共同参与犯罪的人,即与主犯一起实施犯罪行为的其他人。在法律上,共犯通常包括从犯、教唆犯和帮助犯等。
共犯 这个词源于汉语,由“共”和“犯”两个字组成。在古代汉语中,“共”意味着一起或共同,“犯”则指犯罪或侵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的含义在法律领域得到了明确和细化。
在不同的文化和社会背景中,共犯的概念可能有所不同。在一些社会中,对于共犯的定义和处罚可能更为严格,而在其他社会中,可能更注重犯罪动机和背景。
共犯 这个词往往带有一种负面情感,因为它涉及到犯罪和不法行为。它可能让人联想到背叛、欺骗和道德沦丧。
在现实生活中,共犯的概念可能出现在各种情境中,如商业欺诈、政治丑闻等。了解共犯的概念有助于我们在面对类似情况时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
在诗歌中,可以将共犯比喻为“暗夜中的影子”,象征着那些在黑暗中默默支持邪恶行为的人。
共犯 这个词可能让人联想到阴暗的法庭、紧张的审讯和沉重的手铐声。视觉上,可能会想到黑白电影中的犯罪场景。
在英语中,共犯 可以对应为 "accomplice" 或 "co-conspirator"。在不同的法律体系中,对于共犯的定义和处理方式可能有所不同。
共犯 这个词在法律和社会伦理中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涉及到法律责任,还涉及到道德判断和人际关系。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共犯的概念有助于我们更准确地描述和分析复杂的社会现象。
1.
【共】
(会意。从廿。本义:同)。
共享,共用或共有。
【引证】
《说文》-共,同也。 、 《书·盘庚》-惟喜康共。 、 《礼记·内则》。注:“犹皆也。”-共帅时。 、 《庄子·庚桑楚》。崔注:“壹也。”-共其德也。 、 《列子·说符》。注:“同也。”-臣有所与与。 、 《韩非子·外储说右上》-仁义者,与天下共其所有而同其利者也。 、 《论语·公冶长》-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
【组词】
共名、 共少、 共主、 共害
2.
【犯】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字本言犬犯人。转注为凡干陵违逆之称。-犯,侵也。 、 《世说新语·自新》-軓又义兴水中有蛟,山中有白额虎,并皆暴犯百姓。
【组词】
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犯界、 犯境
触犯,冒犯。
【引证】
诸葛亮《出师表》-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 《三国演义》-原来杨修为人恃才放旷,数犯曹操之忌。
【组词】
犯忌讳;犯阙、 犯颜、 犯鳞、 犯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