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18:42: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18:42:41
昏钝(hūn dùn)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头脑不清醒,思维迟钝,感觉昏昏沉沉的状态。它通常用来描述人在疲劳、生病或精神状态不佳时的感觉。
文学语境:在文学作品中,昏钝可能用来形容人物在特定情境下的心理状态,如在经历了长时间的劳累或精神打击后。
口语语境:在日常对话中,昏钝常用来形容自己或他人在某段时间内的精神状态不佳,例如:“昨晚没睡好,今天感觉昏钝。”
专业领域:在医学或心理学领域,昏钝可能被用来描述患者的认知功能受损,如脑震荡后的症状。
同义词:昏沉、迟钝、迷糊、恍惚
反义词:清醒、敏锐、机敏、灵活
词源:昏钝一词由“昏”和“钝”两个字组成。“昏”字古汉语中指日暮、暗淡,引申为头脑不清;“钝”字原指刀剑不锋利,引申为迟钝、不敏捷。
演变:随着语言的发展,昏钝逐渐被用来形容人的精神状态,特别是在现代汉语中,它更多地被用来描述疲劳或生病时的感觉。
在现代社会,由于工作压力和生活节奏的加快,许多人常常感到昏钝,这种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现代人的生活状态和健康问题。
情感反应:昏钝给人一种消极、疲惫的感觉,可能会让人联想到需要休息或调整状态。
联想:可能会联想到昏暗的房间、沉重的眼皮、缓慢的思维等形象。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感到昏钝,可能会选择小憩一会儿,或者喝杯咖啡提神。
诗歌: 昏钝的晨光里, 思维如锈蚀的钟, 缓慢,沉重。
视觉联想:可能会联想到模糊的视线、昏暗的灯光。
听觉联想:可能会联想到低沉的嗡嗡声,或是远处模糊的谈话声。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drowsy”或“lethargic”,它们也用来形容类似的精神状态。
昏钝是一个描述人精神状态的词汇,它在不同的语境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了解和掌握这个词汇,有助于更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并在交流中更有效地传达信息。
1.
【昏】
(会意。从日,从氐(dǐ)省。“氐”是下的意思。合起来表示日已下沉。本义:黄昏)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昏,日冥也。 、 《淮南子·天文训》-日至于虞渊,是为黄昏。 、 《诗·陈风·东门之杨》-昏以为期。 、 《楚辞·思美人》-与曛黄以为期。 、 吴均《与朱元思书》-在昼犹昏。 、 明·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昏晨之往来。 、 清·袁枚《祭妹文》-风雨晨昏。
【组词】
昏旦、 昏晚、 昏黄
引申为昏暗;无光。
【引证】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秋天漠漠向昏黑。 、 明·归有光《项脊轩志》-过午已昏。
【组词】
昏邓、 昏邓邓、 昏曚、 昏昏
2.
【盹】
(形声。从目,屯声。本义:闭目小睡)很短时间的睡眠。
【组词】
打盹、 盹寐、 盹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