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13:46: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3:46:44
敛缰(敛缰)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收紧缰绳,即控制马匹的动作。在更广泛的意义上,它可以比喻为控制或约束某种力量或行为。
敛缰一词源自古代汉语,其中“敛”意为收集、收紧,“缰”指马的缰绳。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的含义逐渐扩展,从字面上的控制马匹,延伸到比喻意义上的控制或约束。
在**传统文化中,马匹一直是重要的交通工具和战争工具,因此与马相关的词汇在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敛缰作为一个与马匹控制相关的词汇,反映了古代社会对马匹管理的重视。
敛缰这个词给人一种稳重和控制的感觉。它让人联想到骑士的英勇和马匹的服从,同时也暗示了一种秩序和纪律。
在个人生活中,敛缰的概念可以应用于自我管理,比如在情绪激动时“敛缰”自己的情绪,保持冷静和理性。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月下敛缰行,星河映马影。”
敛缰可以联想到一幅画面:一位骑士在月光下轻轻收紧缰绳,马蹄声在寂静的夜晚回响。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pulling the reins”,虽然在具体用法上有所不同,但都表达了控制马匹的意思。
敛缰作为一个词汇,不仅在字面上描述了控制马匹的动作,更在比喻意义上体现了控制和约束的概念。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样的词汇可以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和表现力。
1.
【敛】
(形声。从攴(pū),佥(qiān)。本义:收集,聚集)。
同本义(收集的对象是物,常是财物)。
【引证】
《说文》-敛,收也。 、 《周礼·夏官·缮人》。注:“敛,藏也。”-既射则敛之。 、 《汉书·食货志》-狗彘食人之食不知敛。 、 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鞭挞其夫家,聚敛贡城阙。 、 明·张溥《五人墓碑记》-敛赀财以送其行。
【组词】
敛局、 敛衣
2.
【辔】
(会意。从丝,从軎。从丝,与绳索有关。軎:wèi,套在车轴末端的金属制圆筒状物,上有穿口,用以纳辖。本义:驾驭牲口用的缰绳)。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辔,马縻也。 、 《诗·邶风·简兮》-执辔如组。 、 《礼记·曲礼》。疏:“御马索也。”-执策分辔。 、 《史记·魏公子列传》-公子执辔愈恭。 、 清·周容《芋老人传》-或揽辔寒帷。
【组词】
辔勒、 辔衔、 辔策、 辔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