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7:04: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7:04:56
敛钱 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指收集或聚集钱财。它通常带有一定的负面含义,暗示这种收集钱财的行为可能是不正当的或出于不纯的目的,比如通过不公平的手段或欺骗来获取钱财。
在不同的语境中,“敛钱”的使用可能有所不同:
“敛钱”这个词汇的词源较为直接,由“敛”和“钱”两个字组成。“敛”字在古代汉语中就有收集、聚集的意思,而“钱”则是指货币或财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的负面含义逐渐加强,特别是在描述不正当的财富积累时。
在**文化中,敛钱往往与贪婪、不道德的行为联系在一起,反映了社会对公平正义的追求和对贪婪行为的批判。在现代社会,随着金融监管的加强,敛钱的行为更容易被法律制裁。
提到“敛钱”,人们往往会联想到贪婪、不诚实和道德败坏。这个词汇在情感上通常是负面的,因为它触及了人们对公平和正义的敏感神经。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会遇到或听说某些人通过不正当手段敛钱的情况,这些故事往往成为警示他人的案例,提醒人们要诚实守信,遵守法律。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敛钱的手,终将被法律的铁链束缚,贪婪的心,在正义的光芒下无处遁形。”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贪婪的人物正在数钱,周围是堆积如山的钱币,背景是阴暗的色调,传达出一种不祥的氛围。听觉上,可以联想到硬币碰撞的声音,但这种声音在这种情境下显得刺耳而不和谐。
在英语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hoard money”或“skim money”,但这些词汇的负面含义不如“敛钱”强烈。在不同的文化中,对贪婪和不正当财富积累的看法和表达方式可能有所不同。
通过对“敛钱”这个词汇的深入学,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其在不同语境中的使用和含义,以及它在文化和道德层面的影响。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正确使用这个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传达对贪婪和不道德行为的批判。
1.
【敛】
(形声。从攴(pū),佥(qiān)。本义:收集,聚集)。
同本义(收集的对象是物,常是财物)。
【引证】
《说文》-敛,收也。 、 《周礼·夏官·缮人》。注:“敛,藏也。”-既射则敛之。 、 《汉书·食货志》-狗彘食人之食不知敛。 、 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鞭挞其夫家,聚敛贡城阙。 、 明·张溥《五人墓碑记》-敛赀财以送其行。
【组词】
敛局、 敛衣
2.
【钱】
(形声。从金,戔(jiān)声。(jiǎn)本义:农具名,即铁铲。上古时期曾以农具作为交易媒介,其后铸造货币又仿其形为之,因此引申为货币、钱财)。
金属货币。特指铜钱。
【引证】
《说文解字》锴注-一曰货也。古者货贝而宝龟。周太公立九府圜法,乃用泉,至秦废贝行钱。 、 《史记·平准书》。索隐:“本名泉,言货之如流泉也。”-龟贝金钱。 、 《国语·周语》。注:“钱者,金币之名,古曰泉,后转曰钱。”-景王二十一年将铸大钱。 、 《史记·天官书》-下有积钱。 、 唐·白居易《卖炭翁》-卖炭得钱何所营? 、 宋·欧阳修《归田录》-以钱覆其上。 、 、
【组词】
钱眼、 钱价、 钱范、 钱幕、 钱缗、 钱品、 钱花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