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4:20: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4:20:33
词汇“仪”通常指的是仪式、典礼或者礼节,而“辔”则是指驾驭马匹时所用的缰绳。将这两个字组合在一起,“仪辔”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可能被理解为与仪式或典礼相关的控制或引导的象征。
1.
【仪】
(形声。从人,义声。本义:容止仪表)。
同本义。
【引证】
《诗·大雅》。郑玄笺:“善威仪,善颜色。”-令仪令色,小心翼翼。 、 《人物志》-心质平理,其仪安闲。
【组词】
仪状、 仪观、 仪宇、 仪缀、 仪止、 仪采、 仪相、 仪形、 仪状、 仪望、 仪干、 仪操、 仪举
2.
【辔】
(会意。从丝,从軎。从丝,与绳索有关。軎:wèi,套在车轴末端的金属制圆筒状物,上有穿口,用以纳辖。本义:驾驭牲口用的缰绳)。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辔,马縻也。 、 《诗·邶风·简兮》-执辔如组。 、 《礼记·曲礼》。疏:“御马索也。”-执策分辔。 、 《史记·魏公子列传》-公子执辔愈恭。 、 清·周容《芋老人传》-或揽辔寒帷。
【组词】
辔勒、 辔衔、 辔策、 辔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