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21:42: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21:42:29
词汇“定趋”在中文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标准的汉语词汇。根据字面意思,“定”通常指确定、固定,而“趋”则指趋势、走向。将两者结合,“定趋”可能指的是确定的趋势或固定的走向。由于这个词汇不常见,以下分析将基于对其字面意义的理解。
“定趋”可以理解为对某种趋势或发展方向的确定性描述,强调趋势的稳定性或不可逆转性。
由于“定趋”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可能较为有限。在专业领域,如经济学、社会学或政治学中,可能会用来描述某种长期趋势或发展方向的确定性。
由于“定趋”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其词源和演变历史不详。它可能是由“定”和“趋”两个常用词汇组合而成的新词。
在特定的文化或社会背景下,“定趋”可能被用来强调某种趋势的不可逆转性,例如在讨论社会变革、科技发展或环境变化时。
“定趋”可能给人一种稳定、确定的感觉,但也可能带来一种不可改变的压迫感,特别是在讨论不利的趋势时。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不会直接使用“定趋”这个词,但在分析某些长期趋势时,可以借鉴其含义。
在诗歌或故事中,可以使用“定趋”来描述某种不可逆转的命运或发展方向,增加文本的深度和哲理性。
结合图片,可以使用“定趋”来描述一条笔直的道路或河流,象征着确定的方向。在音乐中,可以使用稳定的节奏和旋律来表达“定趋”的感觉。
由于“定趋”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语言或文化中的对应词汇可能不明确。在其他语言中,可能需要寻找类似的表达来传达相同的意思。
“定趋”作为一个不太常见的词汇,其含义主要基于字面理解。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描述和理解复杂的概念和趋势。尽管它在日常交流中不常用,但在专业讨论或文学创作中,它可以提供一种有力的表达方式。
1.
【定】
(会意。从宀(mián),从正。“正”亦兼表字音。本义:安定;安稳)。
同本义,与“乱”或“动”相对。
【引证】
《说文》-定,安也。 、 《诗·大雅·桑柔》-靡所定处。 、 《诗·小雅·采薇》-岂敢定居,一月三捷。 、 《礼记·曲礼》-昏定而晨省。 、 《礼记·月令》-以待阴阳之所定。 、 《史记·留侯世家》-天下属安定,何故反乎? 、 宋·文天祥《指南录·后序》-痛定思痛,痛何如哉! 、 《资治通鉴》-如其克谐,天下可定也。
【组词】
定迭、 定害、 定帖、 定昏
2.
【趋】
(形声。从走,刍声。本义:快步走)。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疾行曰趋,疾趋曰走。”-趋,走也。 、 《礼记·王藻》-走而不趋。 、 《礼记·曲礼》-帷薄之外不趋。 、 《庄子·胠箧》-则负匮揭箧担囊而趋。 、 《聊斋志异·促织》-急趋之,折过墙隅,迷其所往。 、 宋·苏轼《教战守》-步趋动作。
【组词】
趋蹑、 趋行、 趋走、 趋风、 趋趋、 趋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