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20:33: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20:33:13
“三寸之辖”这个词汇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源自古代汉语,字面意思是指长度为三寸的辖(辖是一种古代的车轴上的金属零件)。在古代,三寸之辖可能指的是一种特定尺寸的车辖,但在现代语境中,这个词汇已经失去了其具体的实用意义,更多地被用作比喻或象征。
在文学作品中,“三寸之辖”可能被用来形容某物的微小或关键,象征着虽然小但却至关重要的部分。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几乎不会被使用,因为它过于文雅和生僻。在专业领域,如古代车辆或机械的研究中,可能会提及这个词汇,但也是非常罕见的。
“三寸之辖”源自古代汉语,其中“三寸”指的是长度,而“辖”是古代车轴上的一个重要部件。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逐渐从实际的物品名称转变为比喻性的表达,用来形容虽然小但却非常重要的东西。
在**古代文化中,车辆是重要的交通工具,因此与车辆相关的词汇往往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三寸之辖”在这样的背景下,可能被用来强调即使是最微小的部分也有其不可忽视的重要性。
这个词汇给人一种古老而神秘的感觉,它让人联想到古代的车轮和战场,以及那些被历史遗忘的细节。它也可能唤起一种对细微之处的重视和尊重。
在现代生活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实用,但在某些特定的写作或演讲中,它可以用来增加语言的深度和历史感。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岁月的车轮滚滚向前,三寸之辖,虽小却承载着千年的重量。”
视觉上,可以想象一辆古代的战车,车轮上的三寸之辖闪着金属的光泽。听觉上,可能是车轮滚动的声音,伴随着历史的回响。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但类似的比喻,如“小而关键的部分”,在各种语言中都有存在。
“三寸之辖”是一个充满历史和文化内涵的词汇,虽然在现代汉语中不常用,但它提醒我们即使在最微小的细节中也可能蕴含着巨大的价值和意义。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增加我们对语言丰富性的认识。
车之所以能转千里者,以其要在三寸之辖。
1.
【三】
(指事。本义:数目。二加一的和)。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三,天地人之道也。从三数。 、 《广韵》-三,数名。 、 《庄子·齐物论》-二与一为三。 、 《老子》-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 《易·师》。荀注:“三者阳德成也。”-王三赐命。 、 《后汉书·袁绍传》。注:“三者数之小终。”-结恨三泉。 、 《易·需》-有不速之客三人来。 、 《国语·周语下》-纪之以三。 、 《战国策》-狡兔有三窟,仅得免其死耳。
【组词】
三叉、 三木、 三节、 三学、 三衙、 三巡、 三休、 三脚猫、 三班六房、 三已、 三五
2.
【寸】
(指事。小篆字形,从又,从一。“又”象手形,“一”指下手腕一寸之处。“寸”是汉字部首之一,从“寸”的字往往与“手”有关。本义:中医切脉,称距离手腕一寸长的部位为“寸口”,简称“寸”)。
【组词】
寸田、 寸关尺
长度单位, 1/10尺为一寸,古代计量长度单位的标准不同,寸的具体数值也有差异。
【引证】
《后汉书·列女传》-一丝而累,以至于寸,累寸不已,遂成丈匹。
3.
【之】
(会意。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本义:出,生出,滋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之,出也。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有所之,一者,地也。 、 《礼记》。俞樾平议:“此之字乃其本义。未之者,未出也。”-如语焉而未之然。
4.
【辖】
(形声。从车,害声。本义:大车轴头上穿着的小铁棍,可以管住轮子使不脱落)。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辖,键也。 、 《左传·哀公三年》-巾车脂辖。 、 韩愈等《征蜀联句》-轴折鲜联辖。
1. 【三寸】 指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