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15:23: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15:23:16
词汇“三寸咽”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标准的成语或常用词汇。根据字面意思,“三寸”通常指的是长度,而“咽”指的是咽喉部位。将两者结合,“三寸咽”可能指的是咽喉的某个特定部分,或者是一个比喻性的表达,用来形容咽喉的狭窄或重要性。
由于“三寸咽”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文学、口语或专业领域中的使用非常有限。在古代文学中,可能会用“三寸不烂之舌”来形容能言善辩的人,但“三寸咽”并没有类似的常见用法。
由于“三寸咽”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很难找到具体的例句。以下是一个创造性的例句:
“三寸咽”的词源不明确,它可能是一个较为生僻的词汇,没有广泛的历史演变记录。
在中华文化中,咽喉被视为生命的关键部位,因此在某些情况下,“三寸咽”可能被用来比喻生命的关键或重要的事物。
由于“三寸咽”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个人应用的例子非常有限。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更常用“咽喉”或“喉咙”来描述相关的情况。
由于“三寸咽”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语言或文化中的对应词汇及其使用情况不明确。
“三寸咽”作为一个词汇,虽然在现代汉语中不常见,但它可以作为一个比喻,用来形容某些重要或关键的事物。在学习语言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生僻词汇可以增加语言的丰富性和表达的多样性。
1.
【三】
(指事。本义:数目。二加一的和)。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三,天地人之道也。从三数。 、 《广韵》-三,数名。 、 《庄子·齐物论》-二与一为三。 、 《老子》-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 《易·师》。荀注:“三者阳德成也。”-王三赐命。 、 《后汉书·袁绍传》。注:“三者数之小终。”-结恨三泉。 、 《易·需》-有不速之客三人来。 、 《国语·周语下》-纪之以三。 、 《战国策》-狡兔有三窟,仅得免其死耳。
【组词】
三叉、 三木、 三节、 三学、 三衙、 三巡、 三休、 三脚猫、 三班六房、 三已、 三五
2.
【寸】
(指事。小篆字形,从又,从一。“又”象手形,“一”指下手腕一寸之处。“寸”是汉字部首之一,从“寸”的字往往与“手”有关。本义:中医切脉,称距离手腕一寸长的部位为“寸口”,简称“寸”)。
【组词】
寸田、 寸关尺
长度单位, 1/10尺为一寸,古代计量长度单位的标准不同,寸的具体数值也有差异。
【引证】
《后汉书·列女传》-一丝而累,以至于寸,累寸不已,遂成丈匹。
3.
【咽】
填塞;充塞。
【引证】
汉·刘向《新序》-云霞充咽,则夺日月之明。 、 唐·裴鉶《传奇·姚坤》-乃饮坤大醉,投于井口,以垲石咽其井。
【组词】
咽人、 咽气、 咽哽
1. 【三寸】 指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