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5:42: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5:42:02
极恶穷凶 是一个汉语成语,由“极恶”和“穷凶”两个词组成,字面意思是极端的恶行和极其凶残的行为。这个成语用来形容人的行为极其恶劣,达到了无法容忍的程度。
在文学作品中,极恶穷凶 常用来描述反面角色或恶势力的行为,强调其罪行的严重性和恶劣程度。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能用于谴责某人的极端不良行为或犯罪行为。在法律或新闻报道中,它可能用来描述特别严重的犯罪案件。
同义词:
反义词:
极恶穷凶 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模糊,但它反映了古代汉语中对于极端恶行的描述。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使用逐渐固定,成为描述极端恶劣行为的常用词汇。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极恶穷凶 强调了道德和法律对于极端恶行的不容忍。在现代社会,这个成语仍然被广泛使用,特别是在法律和道德谴责的语境中。
这个成语带有一种强烈的负面情感,让人联想到极端的恶行和暴力。它可能会引起人们的恐惧、愤怒和厌恶。
在日常生活中,我可能会在新闻报道或社交媒体上看到关于极端犯罪行为的讨论时使用这个成语,以表达对这些行为的强烈谴责。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夜幕低垂,极恶穷凶现,
人心惶惶,正义何时还?
极恶穷凶 可能会让人联想到黑暗、暴力和混乱的画面,以及紧张、恐怖的音乐。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 "extremely wicked and villainous" 或 "monstrously evil",它们都强调了行为的极端恶劣性。
极恶穷凶 是一个强有力的成语,用于描述极端恶劣的行为。它在文学、法律和日常生活中都有广泛的应用。了解和使用这个成语有助于更准确地表达对极端恶行的谴责和厌恶。
逆贼华皎,极恶穷凶,遂树立萧岿,谋危社稷。
1.
【极】
(形声。从木,亟声。本义:房屋的正梁)。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在屋之正中至高处。-極,栋也。 、 《汉书·天文志》-万载宫极。 、 《庄子·则阳》。司马注:“屋栋也。”-有夫妻臣妾登极。 、 《后汉书·蔡茂传》-茂初在广汉,梦坐大殿,极上有三穗禾,茂跳取之,得其中穗,辄复失之。
2.
【恶】
讨厌;憎恶。
【引证】
《荀子·天论》-天不为人之恶寒而辍冬。 、 《论语·里仁》-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 唐·柳宗元《柳河东集》-诚好恶何如。 、 清·黄宗羲《原君》-好逸恶劳。 、
【组词】
甚恶、 恶忌、 恶生、 恶不去善、 恶杀、 恶紫夺朱、 恶嫌、 恶惮、 恶识、 恶上、 这人真可恶;憎恶、 深恶痛绝;恶恶
嫉妒。
【引证】
《资治通鉴》-[刘]表恶其能而不能用也。
3.
【穷】
(形声。从穴,躬声。躬,身体,身在穴下,很窘困。简化字为会意,力在穴下,有劲使不出。本义:穷尽,完结)。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穷,极也。 、 《小尔雅·广诂》-穷,竟也。 、 《楚辞·九歌·云中君》-横四海兮焉穷? 、 《山海经·大荒南经》。注:“流极于此山也。”-赤水穷焉。 、 《吕氏春秋·下贤》-与物变化而无所终穷。 、 《礼记·乐记》-穷高极远,而测深厚。 、 《礼记·儒行》-儒有博学而不穷。 、 《战国策·燕策》-图穷而匕首见。 、 晋·陶渊明《桃花源记》-欲穷其林。 、 唐·王之涣《登鹳雀楼》诗-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 宋·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诗-接天莲叶无穷碧。 、 宋·欧阳修《醉翁亭记》-乐亦无穷。 、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理屈词穷。
【组词】
穷形尽致、 穷师远讨、 穷兵屯戍、 无穷、 穷了、 穷生
4.
【凶】
(指事。小篆字形,“凵”象地陷形,读kǎn。“乂”表示这里可陷人。“兇”是会意字,从儿(人),在凶下。本义:不吉利)。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凶,恶也。象地穿交陷其中也。 、 《尔雅》-凶,咎也。 、 《易·系辞》-吉凶者,言乎其得也。 、 《书·洪范》-一曰凶短折。 、 《诗·小雅·十月之交》。笺:“告天下以凶亡之徵也。”-日月告凶。 、 《楚辞·卜居》-“此孰吉孰凶?”
【组词】
凶兆、 凶宿、 吉凶未卜;凶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