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0:20: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0:20:37
摘心:这个词汇在汉语中通常有两种含义。一种是指植物学上的操作,即去除植物的顶端生长点,以促进侧枝的生长和形成更丰满的植株形态。另一种含义是比喻性的,指的是从某物中提取或抽取核心、精华部分,或者在情感或心理层面上,指触及或伤害到某人的内心深处。
“摘心”一词的词源较为直接,由“摘”和“心”两个字组成。在古代汉语中,“摘”有选取、取下的意思,“心”则指心脏或内心。随着语言的发展,“摘心”逐渐被用于比喻意义,形容触及或伤害到人的内心。
在**文化中,“心”常常被视为情感和思想的中心,因此“摘心”这个词汇在表达情感伤害时尤为贴切。在社会交往中,人们常常避免做出“摘心”的行为,以免伤害他人。
“摘心”这个词汇带有一种强烈的情感色彩,让人联想到痛苦、伤害和深刻的情感体验。它能够唤起人们对内心深处感受的共鸣。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遇到过一次“摘心”的经历。在一次重要的面试中,面试官的问题直击我的弱点,让我感到非常难过和受伤,那一刻我深刻体会到了“摘心”的感觉。
诗歌: 摘心的痛,如夜的深, 无声的泪,滑过晨昏。 言语如刃,刺穿心门, 留下的痕,难以抚平。
视觉:想象一幅画面,一个人独自坐在昏暗的房间里,手中拿着一朵被摘去花心的花朵,脸上带着忧伤的表情。 听觉:一首悲伤的钢琴曲,旋律缓缓流淌,如同被“摘心”后的内心世界,充满了哀伤和沉思。
在英语中,与“摘心”相对应的词汇可能是“touch one's heart”或“strike at the heart”,这些表达同样强调了触及或伤害到人的内心深处。
通过对“摘心”这个词汇的深入学,我更加理解了它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和含义。无论是在植物学上的技术操作,还是在情感表达中的比喻用法,“摘心”都是一个富有情感色彩和深刻内涵的词汇。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掌握这样的词汇能够丰富我的表达方式,使我的语言更加生动和有力。
1.
【摘】
(形声。小篆字形,从手,啻(chì)声。本义:用手采下或取下)。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摘,摭果树实也。 、 《广雅》-摘,取也。 、 《新唐书·承天皇帝传》-一摘使瓜好,再摘令瓜稀。 、 三国魏·邯郸淳《笑林》-以摘之。 、 明·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摘而藏之。
【组词】
摘胆剜心、 摘肩儿、 摘青、 摘瓜抱蔓、 摘桃子、 摘棉花;摘苹果
2.
【心】
(象形。据甲骨文和小篆,中间像心;外面像心的包络。本义:心脏)。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在肺之下,膈膜之上,着脊第五椎。形如莲蕊,上有四系,以通四脏。心外有赤黄裹脂,谓之心包络。-心,人心也。在身之中,象形。 、 《吕氏春秋》-其祀中霤,祭先心。 、 方苞《狱中杂记》-顺我,即先刺心;否则,四肢解尽,心犹不死。
【组词】
心腹之病、 心上刃、 心肝肐蒂、 心气、 心系、 心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