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3:00: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3:00:19
词汇“三穷”在中文语境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标准的成语或常用词汇。因此,对于这个词汇的分析将基于假设性的理解和可能的语境。
“三穷”字面意思可能是指“三种贫穷”或“三次贫穷”。在不同的语境中,它可以指代具体的物质贫穷、精神贫穷或社会地位的贫穷。
由于“三穷”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其词源和演变不详。它可能是由“三”和“穷”两个字组合而成,表示多次或多种贫穷。
在**文化中,贫穷通常被视为一种不幸,但也有“穷则变,变则通”的哲学思想。因此,“三穷”可能在某些语境下被用来强调逆境中的坚韧和变革。
“三穷”可能引起人们对困难和挑战的联想,同时也可能激发人们对坚持和奋斗的情感反应。
由于“三穷”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个人经历中可能较少遇到直接相关的情境。但如果某人在生活中多次遭遇财务困难,这个词汇可能被用来描述他们的经历。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三穷”来表达人生的起伏和挑战:
岁月如梭,三穷不倒,
风雨兼程,志在四方。
视觉上,“三穷”可能让人联想到破旧的房屋、贫困的社区或艰难的生活环境。听觉上,可能让人想起关于贫困和奋斗的故事或歌曲。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三穷”的词汇,但类似的表达可以用来描述多次或多种困难。
“三穷”作为一个不太常见的词汇,其意义和用法需要根据具体语境来理解。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丰富地描述复杂的生活经历和社会现象。
1.
【三】
(指事。本义:数目。二加一的和)。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三,天地人之道也。从三数。 、 《广韵》-三,数名。 、 《庄子·齐物论》-二与一为三。 、 《老子》-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 《易·师》。荀注:“三者阳德成也。”-王三赐命。 、 《后汉书·袁绍传》。注:“三者数之小终。”-结恨三泉。 、 《易·需》-有不速之客三人来。 、 《国语·周语下》-纪之以三。 、 《战国策》-狡兔有三窟,仅得免其死耳。
【组词】
三叉、 三木、 三节、 三学、 三衙、 三巡、 三休、 三脚猫、 三班六房、 三已、 三五
2.
【穷】
(形声。从穴,躬声。躬,身体,身在穴下,很窘困。简化字为会意,力在穴下,有劲使不出。本义:穷尽,完结)。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穷,极也。 、 《小尔雅·广诂》-穷,竟也。 、 《楚辞·九歌·云中君》-横四海兮焉穷? 、 《山海经·大荒南经》。注:“流极于此山也。”-赤水穷焉。 、 《吕氏春秋·下贤》-与物变化而无所终穷。 、 《礼记·乐记》-穷高极远,而测深厚。 、 《礼记·儒行》-儒有博学而不穷。 、 《战国策·燕策》-图穷而匕首见。 、 晋·陶渊明《桃花源记》-欲穷其林。 、 唐·王之涣《登鹳雀楼》诗-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 宋·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诗-接天莲叶无穷碧。 、 宋·欧阳修《醉翁亭记》-乐亦无穷。 、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理屈词穷。
【组词】
穷形尽致、 穷师远讨、 穷兵屯戍、 无穷、 穷了、 穷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