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1:46: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1:46:00
词汇“烦怀”在中文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标准的汉语词汇。根据字面组合,“烦”通常指烦恼、厌烦,而“怀”则可以指怀抱、怀念或内心的情感。将两者组合,“烦怀”可能指的是内心的烦恼或忧虑。然而,由于这个词汇不常见,以下分析将基于这种假设的含义进行。
“烦怀”可能指的是内心的烦恼或忧虑,表达一种内心的不安或困扰。
由于“烦怀”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可能较为有限。在文学作品中,可能会用来描述人物的内心世界,表达深层的情感困扰。在口语中,人们可能更倾向于使用“烦恼”、“忧虑”等更为常见的词汇。
由于“烦怀”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其词源和演变难以追溯。它可能是由“烦”和“怀”两个字组合而成,表达一种内心的情感状态。
在特定的文化或社会背景中,“烦怀”可能被用来描述一种深层的情感困扰,尤其是在强调内心世界的文学作品中。
“烦怀”带给人的情感反应可能是沉重和不安。它可能让人联想到内心的挣扎和困扰,影响人的思维和表达。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可能更倾向于使用“烦恼”、“忧虑”等词汇来表达内心的不安。如果遇到需要表达深层情感困扰的情况,可以使用“烦怀”来强调内心的复杂情感。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烦怀”来表达内心的情感:
夜深人静时,烦怀涌心头,
思绪如潮水,难以平息。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人坐在窗前,眉头紧锁,表情忧郁,背景是昏暗的灯光,营造出一种烦怀的氛围。听觉上,可以联想到低沉的音乐,如钢琴曲,表达内心的沉重和不安。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例如,在英语中,可能会使用“worried”或“troubled”来表达类似的情感。
“烦怀”虽然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但它可以用来表达深层的情感困扰。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了解和掌握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更准确地传达内心的情感状态。通过深入学习和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个词汇。
1.
【烦】
(会意。从页(xié),从火。从“页”表示与头部有关;从“火”,表示发烧。本义:头痛发烧)。
烦躁,烦闷。
【引证】
《说文》-烦,热头痛也。 、 《素问·生气通天论》。注:“谓烦躁。”-烦则喘喝。 、 《淮南子·精神》。按,旱热也。-烦气为虫。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阿兄得闻之,怅然心中烦。 、 唐·杜甫《兵车行》-新鬼烦冤旧鬼哭。(烦,愁苦。) 、 《左传·昭公元年》-至于烦乃止也已,无以生疾。
【组词】
心烦、 烦积、 烦困、 烦怨
2.
【怀】
(形声。从心,褱声。本义:想念,怀念)。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怀,思念也。 、 《诗·周南·卷耳》-嗟我怀人。 、 、 《诗·召南·野有死麕》-有女怀人。 、 《楚辞·悲回风》-惟佳人之独怀兮。 、 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怀良辰以孤往。 、 《后汉书·列女传》-久行怀思。 、 唐·魏征《谏太宗十思疏》-而不怀仁。 、 范仲淹《岳阳楼记》-去国怀乡。(国,国都)
【组词】
怀土、 怀香、 怀慕、 怀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