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9:05: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9:05:13
烦恼:指因困扰、忧虑或不满而感到心烦意乱的状态。它通常涉及心理上的不适或情绪上的压力,可能由外部**或内部思考引起。
烦恼一词源自古代汉语,最初的意思是“扰乱心神”。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含义逐渐固定为现在的“因困扰而感到心烦意乱”。
在**文化中,烦恼常常与个人的修养和心态调整相关。例如,道家和佛家哲学中提倡通过冥想和内观来减少烦恼。
烦恼带给人的情感反应通常是负面的,如压力、不安和沮丧。它可能让人联想到乌云密布的天空或沉重的心情。
在日常生活中,每个人都会遇到烦恼。例如,面对工作压力或人际关系问题时,烦恼是常见的情绪体验。
在诗歌中,烦恼可以被描绘为:
烦恼如潮水,
夜深人静时涌上心头,
无声的波涛,
拍打着我脆弱的岸。
在英语中,烦恼可以对应为“worry”或“trouble”,在日语中为“悩み”(なやみ),在法语中为“souci”。
烦恼是一个普遍存在的词汇,它反映了人类共有的情感体验。了解和分析烦恼不仅有助于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他人的情感状态,还能在语言表达和创作中提供丰富的素材。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掌握烦恼及其相关词汇的使用,对于提升沟通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至关重要。
1.
【烦】
(会意。从页(xié),从火。从“页”表示与头部有关;从“火”,表示发烧。本义:头痛发烧)。
烦躁,烦闷。
【引证】
《说文》-烦,热头痛也。 、 《素问·生气通天论》。注:“谓烦躁。”-烦则喘喝。 、 《淮南子·精神》。按,旱热也。-烦气为虫。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阿兄得闻之,怅然心中烦。 、 唐·杜甫《兵车行》-新鬼烦冤旧鬼哭。(烦,愁苦。) 、 《左传·昭公元年》-至于烦乃止也已,无以生疾。
【组词】
心烦、 烦积、 烦困、 烦怨
2.
【恼】
(形声。从心,惱(nǎo)声。本义:恼恨;生气;发怒)。
同本义。
【引证】
唐·卢仝《寄男抱孙》-任汝恼弟示,任汝恼姨舅。 、 《西游记》-他呆子着了恼的人,张开嘴…被行者轻轻的提将出来。
【组词】
恼聒、 恼懆、 恼燥,恼躁、 恼悔、 恼闷、 恼烦、 恼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