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13:32: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3:32:49
埃尘:字面意思是指细小的尘埃,通常指空气中悬浮的微小颗粒物。在汉语中,它常常用来比喻微不足道的事物或地位卑微的人。
埃尘的词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汉语,其中“埃”指的是细小的尘埃,“尘”则是指尘土。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逐渐被用来比喻微小或卑微的事物。
在文化中,埃尘常常与谦逊、低调的品质联系在一起。它也反映了人对自然环境的关注,尤其是在现代社会对空气质量的重视。
埃尘这个词给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无奈的感觉,它让人联想到岁月的流逝和人生的无常。
在我的生活中,埃尘常常让我想起那些被时间遗忘的小事和人,提醒我要珍惜眼前的一切。
诗歌:
埃尘飘散在黄昏的天际,
岁月的痕迹,无声无息。
每一粒尘埃,都是过往的记忆,
在时光的长河中,静静沉寂。
视觉:想象一幅画面,夕阳下,尘埃在空气中缓缓飘落,给人一种宁静而忧伤的感觉。 听觉:可以联想到风吹过尘土的声音,或者是尘埃落定的静谧。
在英语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dust”,但它没有“埃尘”那种深层的文化内涵和比喻意义。
埃尘这个词虽然简单,但它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情感联想。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刻地把握语言的细微差别,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
1.
【埃】
(形声。从土,矣声。本义:尘土;灰尘)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埃,尘也。 、 《苍颉篇》-埃,谓风扬尘也。 、 《通俗文》-灰尘曰埃。 、 《庄子·逍遥游》-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 《列子·黄帝》-埃不漫。 、 《离骚》-溘埃风余上征。 、 《素问·至真要大论》-风淫所胜,则太虚埃昏。 、 《荀子·劝学》-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组词】
埃尘、 埃垢、 埃土
埃及的略称。
2.
【尘】
(会意。《说文》从三“鹿”,从“土”,表示鹿群行扬起尘土的意思。楷书简去重迭的部分,只保留一个“鹿”。现行简化字“尘”,也是一个从“小”从“土”的会意字。本义:尘土)。
同本义。
【引证】
《左传·昭公三年》。注:“土也。”-湫隘嚣尘。 、 《庄子·逍遥游》-尘埃也。 、 《庄子·齐物论》-而游于尘垢之外。 、 《楚辞·招魂》-朱尘筵些。 、 唐·白居易《卖炭翁》-满面尘灰烟火色。 、 唐·王维《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
【组词】
浮尘;降尘;灰尘、 一尘不染;尘封、 尘涓、 尘芥、 尘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