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2:08: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2:08:47
“沉甸甸”是一个形容词,字面意思是形容物体重量很大,给人一种沉重的感觉。基本含义是指物体不仅重,而且这种重量给人带来一种压迫感或负担感。
在文学中,“沉甸甸”常用来形容心情、责任或历史的沉重,如“沉甸甸的责任压在肩上”。在口语中,它可以用来形容物体的实际重量,如“这个箱子沉甸甸的”。在专业领域,如物理学,它可能用来描述一个物体的质量。
同义词“沉重”更侧重于物理上的重量,而“沉甸甸”则更多带有一种情感上的压迫感。反义词“轻飘飘”则完全相反,形容物体轻,没有负担。
“沉甸甸”一词的词源较为直接,由“沉”和“甸甸”组成,后者是一个拟声词,模拟重物落地时的声音,整体上强调了重量的感觉。
在**文化中,“沉甸甸”常用来形容责任、历史或传统的重量,如“沉甸甸的历史包袱”,反映了文化中对历史和传统的重视。
这个词给我带来一种沉重和压抑的情感反应,联想到了负担和压力。在表达时,它可以帮助传达一种深重的情感或责任感。
在生活中,我曾用“沉甸甸”来形容一个装满书籍的箱子,不仅因为它重,更因为它代表了知识和学*的重担。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岁月沉甸甸,压弯了枝头,却也丰满了果实。”
视觉上,我可以联想到一个装满书籍的沉重书架;听觉上,可能是重物落地时的沉闷声响。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heavy”或“weighty”,但它们缺乏“沉甸甸”所特有的情感色彩和拟声效果。
“沉甸甸”这个词不仅描述了物理上的重量,更传达了一种情感上的沉重和压迫感。在语言学*和表达中,它是一个非常有力的词汇,能够丰富我们的表达,增加语言的情感深度。
1.
【沉】
(形声。从水,冘(yín)声。甲骨文字形,中间是牛,周围是水,表示把牛沉到水中。商代祭祀用牲的方法。本义:没入水中)。
同本义。
【引证】
《广雅》-沈,没也。 、 《周礼·大宗伯》。注:“川泽曰沈。”-以狸沈祭山林川泽。 、 《诗·小雅·箐箐者莪》-泛泛杨舟,载沉载浮。 、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 、 宋·文天祥《过零丁洋》-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组词】
石沉大海;沉溺
2.
【甸】
(会意。从田,包省声,田亦声。本义:王田)。
古时都城的郭外称郊,郊外称甸。
【引证】
《说文》。段注:“甸,王田也。”-甸,天子五百里地。 、 《书·禹贡》。注:“为天子服治田也。”-五百里甸服。 、 《礼制·王制》-千里之内曰甸。 、 《周礼·夏官·职方式》。注:“甸,田也。治田入谷也。”-甸服。
【组词】
甸地;甸邑;甸服、 甸畿
3.
【甸】
(会意。从田,包省声,田亦声。本义:王田)。
古时都城的郭外称郊,郊外称甸。
【引证】
《说文》。段注:“甸,王田也。”-甸,天子五百里地。 、 《书·禹贡》。注:“为天子服治田也。”-五百里甸服。 、 《礼制·王制》-千里之内曰甸。 、 《周礼·夏官·职方式》。注:“甸,田也。治田入谷也。”-甸服。
【组词】
甸地;甸邑;甸服、 甸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