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2:21: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2:21:55
沉疴难起 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沉重的疾病难以治愈”。它比喻长期积累的严重问题或困难,难以解决或克服。
沉疴难起 的词源较为古老,最早见于古代医学文献,后来逐渐被用于比喻其他难以解决的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使用范围逐渐扩大,成为描述各种长期困难的常用成语。
在**文化中,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那些根深蒂固、难以改变的社会问题或个人困境。它反映了人们对长期问题的无奈和对解决问题的渴望。
这个成语给人带来一种沉重和无奈的情感反应。它让人联想到那些长期困扰人们的问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所需的耐心和毅力。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遇到过一个朋友因为长期的健康问题而感到沮丧。我告诉他,他的情况虽然沉疴难起,但只要坚持治疗和调养,总会有好转的一天。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沉疴难起,岁月悠悠,
世事如梦,几度春秋。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描绘古老城市的画面,城市中弥漫着一种沉重和沧桑的氛围。结合音乐,可以选择一首缓慢而沉重的古典音乐,增强这种沉重感。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 "chronic problem" 或 "deep-rooted issue",它们都表达了长期且难以解决的问题。
沉疴难起 这个成语深刻地反映了人们对长期问题的认识和态度。它提醒我们在面对困难时要保持耐心和毅力,同时也鼓励我们寻找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在语言学*和表达中,这个成语是一个有力的工具,能够帮助我们更准确地描述和理解复杂的社会和个人问题。
1.
【沉】
(形声。从水,冘(yín)声。甲骨文字形,中间是牛,周围是水,表示把牛沉到水中。商代祭祀用牲的方法。本义:没入水中)。
同本义。
【引证】
《广雅》-沈,没也。 、 《周礼·大宗伯》。注:“川泽曰沈。”-以狸沈祭山林川泽。 、 《诗·小雅·箐箐者莪》-泛泛杨舟,载沉载浮。 、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 、 宋·文天祥《过零丁洋》-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组词】
石沉大海;沉溺
2.
【疴】
(形声。从疒(chuáng),表示与疾病有关,可声。本义:疾病)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疴,病也。 、 《洪范·五行传》-时即有口疴。
【组词】
疴疾、 疴痒、 沉疴
3.
【难】
灾难;祸害,人为而产生的祸害。
【引证】
《孙子·谋攻》-三军既惑且疑,则诸侯之难至矣。 、 《资治通鉴》-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曹操者,然豫州新败之后,安能抗此难乎? 、 诸葛亮《出师表》-危难之间。 、 《国语·晋语》-以免于难。 、 《资治通鉴》-芟夷大难。 、 清·梁启超《谭嗣同传》-故及于难。
【组词】
排难解纷;苦难、 逃难、 落难、 蒙难、 罹难、 避难
兵难,指反抗或叛乱。
【引证】
贾谊《过秦论》-一夫作难而七庙隳。
【组词】
发难、 首难
4.
【起】
(形声。从走,己声。本义:由躺而坐;由坐而立)。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起,能立也。 、 《庄子·齐物论》-曩子坐,今子起。 、 《诗·小雅·沔水》-载起载行。 、 《礼记·曲礼》-请业则起。 、 《墨子·公输》-子墨子起。 、 唐·柳宗元《捕蛇者说》-吾恂恂而起。 、 《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夫起大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