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6:36: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6:36:19
沉积: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指物质在液体或气体中因重力作用而逐渐沉降并堆积的过程。在地质学中,沉积通常指的是岩石、矿物或其他物质在地球表面或水体底部因风化、侵蚀、搬运后堆积形成沉积物的过程。
文学:在文学作品中,“沉积”可能被用来比喻时间的积累或情感的沉淀,如“岁月的沉积”或“情感的沉积”。 口语:在日常对话中,“沉积”可能用于描述灰尘、污垢等的积累,如“灰尘沉积在角落里”。 专业领域:在地质学、环境科学等领域,“沉积”是一个专业术语,用于描述沉积岩的形成过程。
同义词:积累、堆积、沉淀 反义词:分散、溶解、剥蚀
“沉积”一词源自拉丁语“depositum”,意为“放置”或“存放”。在古代,这个词主要用于法律和财务领域,指存放的财物。随着时间的推移,其意义扩展到地质学和其他科学领域。
在地质学和环境科学中,“沉积”是一个核心概念,对于理解地球的历史和环境变化至关重要。在文化层面,沉积也常被用来比喻时间的积累和历史的沉淀。
“沉积”这个词可能让人联想到时间的流逝和物质的积累,带来一种沉稳和厚重的感觉。在情感上,它可能与回忆、历史和时间的沉淀相关联。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会遇到沉积的现象,比如家里的灰尘沉积,或者河流中的泥沙沉积。这些现象提醒我们时间的流逝和物质的积累。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岁月的沉积,在每一块石头中低语,诉说着古老的故事。”
视觉上,沉积可能让人联想到河流中的泥沙、山脉中的沉积岩。听觉上,可能联想到水流的声音,或是风吹过沉积物时的沙沙声。
在不同语言中,如英语中的“deposition”或“sedimentation”,德语中的“Sedimentation”,都与“沉积”有相似的含义和用法。
“沉积”这个词在不同领域和语境中都有其独特的意义和用法。在地质学中,它是理解地球历史的关键;在日常生活中,它提醒我们时间的流逝和物质的积累。了解和掌握这个词,对于深化我们对世界的认识和表达能力都有重要意义。
1.
【沉】
(形声。从水,冘(yín)声。甲骨文字形,中间是牛,周围是水,表示把牛沉到水中。商代祭祀用牲的方法。本义:没入水中)。
同本义。
【引证】
《广雅》-沈,没也。 、 《周礼·大宗伯》。注:“川泽曰沈。”-以狸沈祭山林川泽。 、 《诗·小雅·箐箐者莪》-泛泛杨舟,载沉载浮。 、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 、 宋·文天祥《过零丁洋》-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组词】
石沉大海;沉溺
2.
【积】
(形声。从禾,责声。从“禾”,表示与农作物有关。本义:堆积谷物)。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禾谷之聚曰积。-积,聚也。 、 《周礼·大司徒》。注:“少曰委,多曰积。”-令野修道委积。 、 《周礼·遗人》。疏:“三十里言委,五十里言积。”-掌邦之委积。 、 《盐铁论·错币》-故人主积其食,守其用。
【组词】
积谷、 积居、 积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