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22:01: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22:01:12
沉睡:字面意思是指进入深度睡眠状态,即长时间的、不易被唤醒的睡眠。基本含义是指人或动物在夜间或休息时,身体和大脑处于休息和恢复的状态。
“沉睡”一词源于古汉语,由“沉”和“睡”两个字组成。在古代文献中,“沉”常用来表示深度或程度,而“睡”则是指睡眠。随着时间的推移,“沉睡”逐渐被用来形容深度睡眠或比喻深层次的心理状态。
在许多文化中,“沉睡”常与休息、恢复和重生联系在一起。例如,在某些神话和传说中,英雄或神祇通过沉睡来恢复力量或等待时机。
“沉睡”给人一种宁静、平和的感觉,常与安全感、放松和恢复联系在一起。它也可能引发对过去或未知的沉思,如“沉睡的记忆”可能指被遗忘的过去。
在个人生活中,“沉睡”可能与良好的睡眠质量相关,如“我需要一个安静的环境来沉睡”。
在诗歌中,“沉睡”可以用来创造一种宁静的氛围:
月光洒在沉睡的湖面上, 星星点点,如同梦境的碎片。
在不同语言中,“沉睡”的表达可能有所不同,但其基本含义相似。例如,英语中的“deep sleep”或法语中的“sommeil profond”都表示深度睡眠。
“沉睡”不仅是一个描述睡眠状态的词汇,也是一个充满象征意义的词语。它在文学、心理学和文化中都有着丰富的应用和深刻的含义。通过学习和分析“沉睡”,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其在语言中的多样性和深度。
1.
【沉】
(形声。从水,冘(yín)声。甲骨文字形,中间是牛,周围是水,表示把牛沉到水中。商代祭祀用牲的方法。本义:没入水中)。
同本义。
【引证】
《广雅》-沈,没也。 、 《周礼·大宗伯》。注:“川泽曰沈。”-以狸沈祭山林川泽。 、 《诗·小雅·箐箐者莪》-泛泛杨舟,载沉载浮。 、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 、 宋·文天祥《过零丁洋》-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组词】
石沉大海;沉溺
2.
【睡】
(会意。从目,垂声。指眼睑下垂,打瞌睡。本义:坐着打瞌睡)。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睡,坐寐也。 、 《战国策·秦策》-读书欲睡,引锥自剌其股。 、 《史记·商君列传》-孝公既见卫鞅,语事良久,孝公时时睡,弗听。
【组词】
睡晌觉、 睡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