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1:29: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1:29:47
“沉潜刚克”是一个汉语成语,由四个字组成,每个字都有其独特的含义,组合在一起则形成了一个富有深意的表达。具体来说:
综合起来,“沉潜刚克”形容一个人内心深沉、不轻易表露情感,同时性格刚强、能够克制和克服困难。
在不同的语境中,“沉潜刚克”可以有不同的应用:
“沉潜刚克”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模糊,但它体现了汉语成语的特点,即通过简洁的表达传递深刻的意义。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在现代汉语中的使用频率可能有所下降,但在特定的语境中仍然具有很强的表现力。
在**传统文化中,“沉潜刚克”体现了儒家思想中的一些核心价值观,如内敛、坚韧和自我克制。在社会背景中,这个成语常被用来形容那些在逆境中能够保持冷静和坚强的人。
这个成语给人一种稳重和力量的感觉。它让我联想到那些在困难面前不轻易放弃,而是默默努力、坚持到底的人。这种情感反应可能会影响我在表达时选择更加深沉和有力的词汇。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经遇到过一个同事,他平时不怎么说话,但每当团队遇到难题时,他总能沉潜刚克,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这让我深刻理解了这个成语的含义。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沉潜如深海,刚克似山岳,
不言不语间,力量自显现。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深邃的海洋,表面平静,但深处却蕴藏着巨大的力量。结合音乐,可以选择一些低沉有力的旋律,如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来表达“沉潜刚克”的意境。
在英语中,可能没有一个完全对应的成语,但可以用“quiet strength”或“stoic resilience”来表达类似的意思。
通过对“沉潜刚克”的深入学*,我更加理解了如何在不同的语境中运用这个成语,以及它在表达深沉和坚强特质时的重要性。这个成语不仅丰富了我的词汇量,也让我在思考和表达时更加注重内在的力量和深度。
沉潜刚克,高明柔克。
~,高明柔克,德之中也。
1.
【沉】
(形声。从水,冘(yín)声。甲骨文字形,中间是牛,周围是水,表示把牛沉到水中。商代祭祀用牲的方法。本义:没入水中)。
同本义。
【引证】
《广雅》-沈,没也。 、 《周礼·大宗伯》。注:“川泽曰沈。”-以狸沈祭山林川泽。 、 《诗·小雅·箐箐者莪》-泛泛杨舟,载沉载浮。 、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 、 宋·文天祥《过零丁洋》-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组词】
石沉大海;沉溺
2.
【潜】
(形声。本义:没入水中,而且在水下活动)。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朱骏声按:没水以涉曰潜。-潜,涉水也。 、 《易·乾龙》-潜龙。 、 《诗·小雅·正月》-潜虽伏矣。 、 曹植《情诗》-游鱼潜绿水。 、 《书·洪范》-沈潜相克。 、 清·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潜龙腾渊。
【组词】
潜水
3.
【刚】
(形声。从刀,冈声。本义:坚硬)。
同本义。
【引证】
《增韵》-刚,坚也。 、 《说文》-刚,彊断也。 、 《荀子·臣道》-挢然刚折。 、 《左传·昭公六年》-断之以刚。 、 《诗经·烝民》-柔则茹之,刚则吐之。
【组词】
刚巨、 刚条、 刚木、 刚土
4.
【克】
(象形。甲骨文字形,下面象肩形。整个字形,象人肩物之形。本义:胜任)。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以肩任物曰克。物高于肩,故从高省,下象肩形。古文亦象肩形。-克,肩也。 、 《诗·周颂·敬之》。传:“仔肩,克也。”-佛时仔肩。 、 《易·蒙》-子克家。 、 《左传·隐公元年》-邾子克。 、 《左传·桓公十八年》-周王子克。 、 《诗·豳风·伐柯》-伐柯如何?匪斧不克。 、 《书·大禹谟》-克勤于邦,克俭于家。
【组词】
克当、 克堪、 克家、 克祚、 克家子、 克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