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8:30: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8:30:15
录音笔:一种便携式电子设备,用于录制声音,通常包括麦克风、存储介质和播放功能。它可以将声音转换为数字信号并存储,以便后续播放或处理。
录音笔的词源可以追溯到早期的录音设备,如留声机和磁带录音机。随着技术的发展,数字录音笔取代了模拟设备,变得更加便携和高效。
在现代社会,录音笔被广泛用于各种场合,如教育、商业和法律。它反映了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渗透和便利性。
录音笔可能让人联想到专业、效率和便利。它也可能唤起对隐私和道德问题的思考,尤其是在录音他人时。
个人经历中,录音笔帮助我记录了许多重要的会议内容,确保我不会遗漏任何细节。
在诗歌中,可以将录音笔比喻为时间的捕捉者,记录下流逝的每一个瞬间。
想象一个录音笔在安静的图书馆中录制书页翻动的声音,这种场景带来一种宁静和专注的视觉与听觉体验。
在不同语言中,如英语中的“voice recorder”或“digital voice recorder”,德语中的“Mikrofon”,虽然具体词汇不同,但功能和用途相似。
录音笔是一个多功能的工具,它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了解其功能和应用场景,有助于更好地利用这一技术,提高工作和学习效率。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掌握相关词汇和表达方式,能够更准确地传达信息。
1.
【录】
(形声。从金,录声。本义:绿色金属)。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録,金色也。
2.
【音】
(指事。从言含一。甲骨文“言、音”互用,金文、小篆在“言中加一横,表示所发之音。本义:声音)。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音,声也。生于心,有节于外。谓之音。 、 《白虎通·礼乐》-八音。一说笙、祝、鼓、箫、琴、埙、钟、磬也。 、 《礼记·乐记》-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声成文,谓之音。 、 《左传·昭公二十一年》-夫音,乐之舆也。 、 《庄子》-鸡狗之音相闻。 、 宋·苏轼《石钟山记》-北音清越。 、 清·姚鼐《登泰山记》-鸟兽音迹。
【组词】
音颡、 音强、 音制、 音频
3.
【笔】
(会意。从竹,从聿。“聿”(yù),是“笔”的本字,小篆象以手执笔。古时毛笔笔杆都是以竹制成,故从竹。简化字“笔”,“从竹从毛”会意,指旧时用的毛笔。此字最早见于北齐隽修罗碑,是六朝时的俗字。也见于《集韵》。本义:毛笔)。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此秦制字。秦以竹为之,加竹。-筆,秦谓之筆。从聿从竹。 、 《礼记·曲礼》-史载笔,士载言。 、 清·林觉民《与妻书》-不能竟书而搁笔。
【组词】
毛笔;钢笔;圆珠笔;笔削、 笔帕之敬、 笔楮难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