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1:15: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1:15:14
弱视(Amblyopia),又称“懒惰眼”,是一种视觉发育障碍,通常是由于在儿童时期一只眼睛的视觉输入受到抑制,导致该眼睛的视力无法正常发展。这种情况可能是由于屈光不正(如高度近视、远视或散光)、斜视或眼球间的不等视觉刺激引起的。
在医学领域,“弱视”是一个专业术语,用于描述上述视觉障碍。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可能用这个词来比喻某人在某方面的能力较弱,如“他在数学方面有点弱视”,这里的“弱视”比喻性地指某人在数学能力上的不足。
“弱视”一词源自拉丁语“amblyopia”,由“ambly-”(钝的)和“-opia”(视力)组成。在医学文献中,这个词自19世纪开始被广泛使用,用以描述这种特定的视觉障碍。
在某些文化中,弱视可能被视为一种需要特殊关注和治疗的疾病,而在其他文化中,可能没有足够的认识或资源来处理这个问题。社会对弱视的认识和态度会影响患者及其家庭的治疗选择和心理状态。
提到“弱视”,可能会让人联想到需要特别照顾和治疗的孩子,以及家长对此的担忧和努力。这个词可能唤起一种同情和关心的情感。
个人经历中,可能遇到过朋友或亲戚的孩子患有弱视,见证了他们为了改善孩子的视力所做的努力和坚持。
在诗歌中,可以将“弱视”比喻为生活中的盲点或忽视的领域:
在生活的画卷中, 我们有时弱视, 忽视了那些细微的色彩, 直到它们渐行渐远。
视觉上,弱视可能让人联想到模糊的图像或不平衡的视觉场景。听觉上,可能联想到医生温和的解释声或孩子戴上眼罩时的安静。
在不同语言中,如英语中的“lazy eye”或法语中的“amblyopie”,虽然表达不同,但都指向同一医学概念。
“弱视”作为一个医学术语,不仅描述了一种视觉障碍,也反映了社会对健康问题的关注和处理方式。在学习语言和表达中,理解这样的专业词汇有助于更准确地沟通和理解相关领域的知识。
1.
【弱】
(会意。小篆字形,两把弯曲的弓,“彡”(shān)象毛羽之形,合起来表示柔弱。本义:气力小;势力差)。
同本义。与“强”相对。
【引证】
《说文》-弱,桡也。上象桡曲,彡象毛氂桡弱也。 、 《易·大过》-栋桡,本末弱也。 、 《左传·襄公二十六年》-颉遇王子弱焉。 、 《淮南子·原道》-志弱而事强。 、 《孙子·谋攻》-辅隙者则国必弱。 、 《左传·哀公十年》-众散为弱。 、 《商君书·错法》-有土者不可以言贫,有民者不可以言弱。 、 《周书·武顺》-两争曰弱。 、 陈寿《隆中对》-然操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 、 《老子》-弱者道之用。 、 陶潜《游斜川》-弱湍驰文舫,闲谷矫鸣鸥。
【组词】
弱植、 弱道、 弱人、 弱湍、 弱力、 弱才、 弱孤、 弱门
2.
【视】
(会意兼形声。从见示,示亦声。见,看见。示,表现。本义:看)。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视,瞻也。 、 《书·泰誓中》-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 、 《墨子·辞过》-目不能徧视,手不能徧操。 、 《诗·郑风·子曰鸡鸣》-子兴视夜。 、 《礼记·大学》-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 《战国策·齐策》-熟视之。 、 柳宗元《三戒》-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 、 《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 《左传·僖公三十三年》-穆公使视客馆,则束载、厉兵、秣马矣。
【组词】
视探、 视瞻、 视日、 视远步高、 视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