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2:58: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2:58:20
词汇“截拦”的深入学*和分析:
“截拦”是一个汉语词汇,由“截”和“拦”两个字组成。字面意思是通过物理或逻辑手段阻止某事物的通过或继续进行。基本含义是阻止、阻挡或拦截。
“截拦”一词的词源较为直接,由“截”(切断、中断)和“拦”(阻挡、阻止)组成。在古代汉语中,这两个字常单独使用,现代汉语中结合使用,形成了一个复合词,用以强调阻止的动作。
在**文化中,“截拦”常与防御、保护和安全相关联。在社会背景中,这个词常用于描述法律执行、军事行动或个人行为中的阻止行为。
“截拦”一词给人以紧张、对抗的情感反应。它可能联想到冲突、斗争或保护的场景。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使用“截拦”来描述阻止朋友做危险的事情,如“我截拦了他酒后驾车的行为”。
在诗歌中,“截拦”可以用来形容自然界的力量,如“狂风截拦了海浪的奔涌”。
在英语中,“截拦”可以对应为“intercept”或“block”,在不同文化中,这个词的使用和理解大致相似,都强调阻止或拦截的动作。
“截拦”是一个多功能的词汇,适用于多种语境和领域。它不仅描述了物理上的阻止行为,也反映了社会和文化的防御机制。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截拦”有助于丰富表达方式,增强语言的精确性和表现力。
1.
【截】
(形声。从戈,雀声。本义:断绝,切断)。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巀,断也。 、 《诗·大雅·常武》。笺:“就王师而断之。”-截彼淮浦,王师之所。 、 《诗·商颂·长发》。笺:“截,整齐也。”疏:“截者,斩断之义,故为齐也。”-海外有截。 、 《国语·晋语》。注:“旁出为截。”-不如截而行。 、 《晋书·石季龙截记》-截胫剖心。 、 《世说新语·方正》-今犹俎上腐肉,任人脍截耳。 、 《后汉书·荀爽传》-截趾适屦。
【组词】
截头、 截替、 截齐、 截发留宾
2.
【拦】
(形声。从手,阑(lán)声。本义:阻挡;遮拦)。
同本义。
【引证】
《玉篇》-拦,遮拦也。 、 唐·杜甫《兵车行》-牵衣顿足拦道哭,哭 声直上干云霄。
【组词】
拦关、 拦护、 拦门、 拦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