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4:57: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4:57:54
词汇“截发锉藳”是一个较为生僻的汉语成语,由四个字组成,每个字都有其独特的含义,组合在一起则形成了一个特定的意象和意义。下面我将从各个方面对这个词汇进行深入分析。
截发锉藳的字面意思是:截断头发,锉平藳草。其中,“截发”指的是剪断头发,“锉藳”则是指用锉刀锉平藳草。这个成语比喻决心坚定,不畏艰难,准备长期奋斗。
在文学作品中,截发锉藳常用来形容人物的决心和毅力,尤其是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能不太常用,但在某些专业领域,如历史、文学研究中,可能会提及。
同义词:锲而不舍、坚持不懈 反义词:半途而废、三心二意
截发锉藳的词源较为模糊,可能源自古代的某种仪式或*俗。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含义逐渐固定为形容人的坚定决心。
在传统文化中,头发和藳草都有其象征意义。头发代表个人的形象和尊严,藳草则象征着简朴和坚韧。因此,截发锉藳**在文化上体现了对困难的不屈不挠和对目标的坚定追求。
这个成语给人一种坚定和毅力的感觉,让人联想到那些为了理想和目标不懈奋斗的人。它激励人们在面对挑战时保持决心和勇气。
在个人经历中,我曾在一次重要的考试前,决心要像截发锉藳一样,全力以赴,最终取得了好成绩。
在诗歌中,可以将截发锉藳融入到描述人物决心的诗句中:
他截发锉藳,心如铁石,
不畏风雨,只为那一抹晨曦。
在视觉上,可以想象一个人在剪断头发,用锉刀锉平藳草的场景,这给人一种坚定和决绝的感觉。在听觉上,锉刀锉草的声音可以象征着不懈的努力和坚持。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成语,但类似的表达如英语中的“cut off one's nose to spite one's face”(自暴自弃)或“burn one's bridges”(破釜沉舟)也有类似的决心和牺牲的意味。
截发锉藳这个成语虽然不常用,但它所蕴含的坚定决心和不懈努力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和传承的。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和运用这样的成语可以丰富我们的词汇量,提升表达的深度和广度。
陶侃之母贫约无他营也,截发锉藳,以易其供,以给其秣。
东晋时期,范阳孝子范逵去陶侃家投宿,陶侃家里清贫,与母亲湛氏相依为命,艰难度日。陶侃发愁了,湛氏把自己的长发剪下,让儿子拿到市场上卖了换回几斛米,另外劈柱与烧草垫招待客人,锉碎褥草给客人喂马。范逵对他们十分敬佩
1.
【截】
(形声。从戈,雀声。本义:断绝,切断)。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巀,断也。 、 《诗·大雅·常武》。笺:“就王师而断之。”-截彼淮浦,王师之所。 、 《诗·商颂·长发》。笺:“截,整齐也。”疏:“截者,斩断之义,故为齐也。”-海外有截。 、 《国语·晋语》。注:“旁出为截。”-不如截而行。 、 《晋书·石季龙截记》-截胫剖心。 、 《世说新语·方正》-今犹俎上腐肉,任人脍截耳。 、 《后汉书·荀爽传》-截趾适屦。
【组词】
截头、 截替、 截齐、 截发留宾
2.
【发】
崩坏;停止。 同: 废
【引证】
《老子》-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发。 、 《晏子春秋》-君夜发不可以朝。 、
【组词】
发药
3.
【锉】
(形声。从金,坐声。本义:小釜,瓦锅)。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锉,鍑也。
4. 【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