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1:32: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1:32:34
截断:该词汇的字面意思是指切断、中断或终止某物的连续性。基本含义是在某个点上停止或切断某物的进程或连续性。
“截断”一词源于古汉语,由“截”和“断”两个字组成,分别表示切断和断裂。在现代汉语中,其含义和用法基本保持不变,但在不同语境中有所扩展。
在某些文化中,“截断”可能带有负面含义,如突然的分离或中断可能被视为不吉利或不幸。然而,在其他情况下,如医学手术中的截断,可能是为了挽救生命。
“截断”通常带有一种突然和不可预见的感觉,可能引起惊讶、不安或悲伤的情感反应。它也可能让人联想到失去连续性和完整性。
在个人经历中,“截断”可能与突然的工作变动或人际关系的结束有关。例如,一次意外的裁员可能截断了某人的职业生涯。
在诗歌中,“截断”可以用来创造一种突然的情感转折:
春风拂面,花开正艳, 一瞬雷鸣,截断春梦。
在英语中,“截断”可以对应为“cut off”或“truncate”,在不同语境中使用,如“The road was cut off by the flood.”(道路被洪水截断)。
“截断”是一个多功能的词汇,可以在不同语境中表达突然的中断或切断。它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非常重要,因为它能够准确地描述一种突然的变化或终止。通过深入学习和分析,“截断”的灵活性和广泛应用变得更加明显,有助于提高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丰富性。
1.
【截】
(形声。从戈,雀声。本义:断绝,切断)。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巀,断也。 、 《诗·大雅·常武》。笺:“就王师而断之。”-截彼淮浦,王师之所。 、 《诗·商颂·长发》。笺:“截,整齐也。”疏:“截者,斩断之义,故为齐也。”-海外有截。 、 《国语·晋语》。注:“旁出为截。”-不如截而行。 、 《晋书·石季龙截记》-截胫剖心。 、 《世说新语·方正》-今犹俎上腐肉,任人脍截耳。 、 《后汉书·荀爽传》-截趾适屦。
【组词】
截头、 截替、 截齐、 截发留宾
2.
【断】
(会意。本义:截断,截开)。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断,截也。 、 《易·系辞下》-断木为杵。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 、 《韩非子·说林下》-公孙弘断发而为越王骑。 、 《韩非子·用人》-是断手而续以玉也,故世有易身之患。
【组词】
断梗、 断金、 断袖、 断颡、 断袖之宠、 断头话、 断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