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9:26: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9:26:22
词汇“截取”的深入学习和分析:
“截取”的字面意思是从整体中切下一部分,通常用于描述从文本、图像、音频或视频中提取特定的片段。基本含义包括分割、提取和选择。
“截取”一词源于汉语,由“截”和“取”两个字组成。在古代汉语中,“截”意味着切断,而“取”意味着拿取。随着语言的发展,这两个字结合形成了现代汉语中的“截取”。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截取”成为了一种重要的信息处理方式,帮助人们从海量信息中快速获取所需内容。在版权法律中,“截取”也涉及到版权和知识产权的问题。
“截取”可能让人联想到选择和决策的过程,有时也可能带有片段化和不完整的负面情感。
在日常生活中,我经常使用“截取”功能来从长篇文章中提取关键信息,以便更高效地学习和记忆。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在时间的河流中,我截取了一瞬的宁静,珍藏在心的宝匣。”
想象一幅画面:一个人在图书馆中,从书架上取下一本书,翻到某一页,用笔标记并截取了一段文字。
在英语中,“截取”可以对应为“extract”或“clip”,在不同语境中用法相似,但具体表达和细微差别有所不同。
“截取”是一个多功能的词汇,不仅在技术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也在日常生活和文化表达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理解和灵活运用“截取”,有助于提高信息处理的效率和表达的精确性。
1.
【截】
(形声。从戈,雀声。本义:断绝,切断)。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巀,断也。 、 《诗·大雅·常武》。笺:“就王师而断之。”-截彼淮浦,王师之所。 、 《诗·商颂·长发》。笺:“截,整齐也。”疏:“截者,斩断之义,故为齐也。”-海外有截。 、 《国语·晋语》。注:“旁出为截。”-不如截而行。 、 《晋书·石季龙截记》-截胫剖心。 、 《世说新语·方正》-今犹俎上腐肉,任人脍截耳。 、 《后汉书·荀爽传》-截趾适屦。
【组词】
截头、 截替、 截齐、 截发留宾
2.
【取】
(会意。从又,从耳。甲骨文字形。左边是耳朵,右边是手(又),合起来表示用手割耳朵。古代作战,以割取敌人尸体首级或左耳以计数献功。本义:割下左耳)。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取,捕取也。 、 《周礼》-大兽公之,小禽私之,获者取左耳。 、 《左传·僖公二十二年》-且今之勍者,皆吾敌也,虽及胡者,获则取之,何有于二毛? 、 《资治通鉴·唐纪》-取吴元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