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22:21: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22:21:21
混沌未凿 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混沌状态尚未被开凿”。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事物处于原始、未开发或未被理解的状态,缺乏秩序和清晰性。
混沌未凿 源自**古代哲学,特别是道家的思想,其中“混沌”一词常用来描述宇宙初开之前的无序状态。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被广泛应用于描述各种未开发或未理解的状态。
在文化中,混沌未凿** 常常与自然和宇宙的起源联系在一起,反映了古人对宇宙和自然界的敬畏和好奇。
这个成语给人一种神秘和未知的感受,同时也带有一种原始和纯粹的美感。它让人联想到广阔无垠的自然界和人类知识的边界。
在个人经历中,我曾在描述一个未被现代文明触及的偏远地区时使用过这个成语,它帮助我传达了那个地方的原始和神秘感。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在那混沌未凿的夜里, 星辰低语,风声细碎, 一切静待开凿, 等待光明的到来。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片未被开发的森林,充满了各种野生动植物,给人一种原始和神秘的感觉。听觉上,可以联想到自然界的声音,如风声、水流声和鸟鸣。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pristine”或“untouched”,但这些词汇缺乏混沌未凿 所包含的哲学和宇宙学意义。
混沌未凿 是一个富有哲学和美学意义的成语,它不仅描述了事物的状态,也反映了人类对未知和原始的敬畏。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这个成语帮助我更深刻地理解和描述世界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1.
【混】
混同,混合搀杂。
【引证】
《国语·周语下》-若能类善物以混厚民人者。 、 《管子·侈靡》-吿尧之时,混吾之美在下。 、 《老子》-有物混成,先天地生。 、 《淮南子·览冥》-天下混而为一。 、 《太玄·玄图》-六合既混。 、 [英]赫胥黎著、严复译《天演论》-混逐蔓延。
【组词】
混融、 混淆、 混挠、 混缠、 混羼
2.
【沌】
水名 。在湖北省。上游为东荆河,至汉阳县沌口注入长江。
【引证】
《广韵》-沌,水名,在江夏。
3.
【未】
(象形。基本义:没有;不。“未”字否定过去,不否定将来,与“不”有别。但有时候也当“不”字讲)。
相当于“没有”、“不曾”、“尚未”。
【引证】
《小尔雅·广诂》-未,无也。 、 《论语·子罕》-未由也已。 、 《论语·宪问》-未之难矣。 、 《公羊传·隐公六年》-吾与郑人未有成也。 、 《吕氏春秋·开春》-吾未有言之。 、 晋·陶渊明《桃花源记》-未果。 、 唐·杜甫《石壕吏》-有孙母未去。 、 明·袁宏道《满井游记》-未百步则返。 、
【组词】
未际、 未的、 未从、 未傅、 未遑、 未遇、 未宾、 未集、 未臻、 未极、 未意之志、 未第、 未萌
4.
【凿】
(形声。从金,鑿(zuò)省声。从金,表示与金属制品有关。本义:凡穿物使通都称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凿,穿木也。 、 《仪礼·士丧礼》-重木刊凿之。 、 宋·沈括《梦溪笔谈》-皆是水凿之穴。(凿,这里是冲刷的意思。)
【组词】
凿巾、 凿穴